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应晓燕李红香
“笑尿了”,这个词通常是形容一件事物特别搞笑的夸张说法。但对于生过孩子的妈妈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藏在心底的难言之隐。
不少妈妈都在产后经历过“笑尿了”,也就是盆底肌松弛造成的尿失禁。
“生孩子后,有段时间我也是这样,又不好意思跟家人说,一个人闷在心里很烦躁。”
“我女儿15岁了,我也是打喷嚏就漏尿,夏天特别难堪。”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很多初为人母或二胎的宝妈一直在忍受怀孕和分娩后带来的尴尬不适,而这些问题都是盆底功能发生了障碍,盆底肌松弛导致的。
盆底肌松弛后,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性生活不和谐等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也随之而来。
但好在盆底肌是能够进行康复训练的,及时重视,及时纠正,就能尽早改善。
为了帮助宝妈们解决产后难言之隐,医院之江院区妇产科开展了盆底康复治疗,尽心为宝妈们促进盆底肌肉各生理功能的恢复,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盆底肌?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
什么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
一、怀孕
妊娠时,孕妇的子宫增大,体重逐渐增加,加之孕激素的作用都会对盆底造成损失。此外,在妊娠期,为了适应隆起的孕肚,孕妇的脊柱弯度发生改变,腰椎向前突出,人体的重心由骶部指向盆腔,势必会造成盆底结构损伤而影响盆底功能。
二、分娩
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使阴道过度扩张,盆底肌、韧带、筋膜撕裂,盆底肌受损,出现萎缩、松弛,如果遇上难产,助产等操作,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这些助产仪器和步骤会对盆底肌、尿道及肛提肌等周围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
如果损伤很严重,那盆底肌就无法起到正常的支撑作用,盆底功能障碍由此发生。
什么人需要做盆底康复?
一、有过(可能发生)盆底损伤或异常的女性
1、产后女性(42天以后):
产后42天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预防后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2.计划妊娠者,尤其是计划第二次妊娠的经产妇:
在妊娠前需进行盆底功能评估,了解盆底的功能状态,有利于孕前恢复盆底功能或学会正确的凯格尔运动,预防或减少妊娠期或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生。
3.围绝经期女性:
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盆底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可通过盆底康复改善盆底功能。
二、盆底疾病患者
1、各种尿失禁: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跳绳、爬楼梯、快步走时漏尿等)、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数多、听到流水声想小便等)、混合性尿失禁。
2、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前后壁膨出等)、尿潴留、便秘、粪失禁等。
3、盆腔痛:慢性盆腔痛、产后盆腔痛、腰腹坠胀酸痛、腰背痛等。
4、阴道松弛或痉挛者:产后或中老年女性常有的现象。
5、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缺失、性交痛等。
三、产后或妇科疾病患者
1、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耻骨,联合分离、腹直肌分离。
2、子宫内膜薄造成的不孕者:促进子宫内膜增厚。
3、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卵巢功能。
四、盆腔手术
1、泌尿手术前、后需辅助治疗者: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术前术后,改善术后盆底功能,减少盆底疾病复发。
2、妇科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后者:预防和减少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术后伤口疼痛、疤痕疼痛、愈合不良等。
盆底肌修复的黄金时期是产后42天至半年之内,产后三个月是盆底肌恢复的最佳时间。
产后42天,妈妈们就可以做盆底功能检测了,由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盆底康复。不论损伤是否严重,产后3个月时间都是最佳的恢复时间。如果错过了黄金恢复期也不要放弃锻炼,无论多晚,只要开始锻炼,对盆底功能恢复都有所帮助。
当您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搬重物、跑步、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中出现漏尿或尿失禁的现象时,或者出现上述子宫脱垂、盆腔痛等症状时,请妈妈们谨慎对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