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刘杨轮椅上的爱心使者
TUhjnbcbe - 2022/8/2 17:16:00

他是全国首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者团队的创建者,是山东省第一个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在校大学生,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烟台市第七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年以来带领康复团队进行健康扶贫十万余人次。

当我们赞叹这荣誉和光环的时候,你可知道?这些成绩来自于一名终日与轮椅为伴的残疾硕士研究生——刘杨。就是这个弱小的身躯,以其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阳光的面对人生,将自身的苦难化作为不竭的奉献之源,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诺言。

穿越苦难,自强不息挺起“脊梁”

命运给了刘杨苦难,却让他愈发坚韧和成熟。年的夏天,再也无法站立起来的他,下定决心,只要还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像烟花那般绽放美丽。

11岁之前的刘杨与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在他两个月大的时候,后背上出现一个小包,去医院诊断为脊髓脊膜膨出,幸运的是手术比较成功。他热爱各种体育运动,特别爱踢足球,还帮着家里干农活,生活无忧无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11岁那年冬天,父亲带着刘杨去洗澡,发现他的脊柱弯曲异常,从此开始了艰难漫长的求医路。但受当时医疗条件限制,无法确诊究竟是什么疾病,到高三时,他的左腿开始麻木,无法上楼。病痛让刘杨立志成为一名医学生,他希望通过学习来了解、治疗自己的疾病,更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年刘杨考上了滨州医学院。那年秋天他病情加重,侧弯的脊柱压迫到神经,导致心肺功能受限,左腿萎缩,行走困难。冬天,医生给刘杨下了病情危急通知书,两年之内会大小便失禁,最终瘫痪在床,甚至可能因压迫心肺有生命危险。听到这一噩耗,刘杨在无数个黑夜流下绝望的泪水。

“我的春天在哪里?”这是一个刚迈入大学却即将失去未来的青年学子无法承受的生命悲凄。但对生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刘杨选择忍受疼痛,擦去眼泪继续前行。他向同学借了一千五百元钱,独自踏上了北京求医的艰辛历程,同时他还做了一份清晰细致的电子病历,医院求治。然而,在北京的求医之路处处碰壁,发出的信件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回复的信息让他更加失望,针对他的复杂病症专家都束手无策。

但老师的亲切关怀,校友的奔走呼号,同学的诚挚关爱,病友的互助加油,父母的殷殷期望,医生的热切鼓励,都让他充满信心与力量,决不放弃成了他唯一的信念。在社会各界和他的不懈努力下,黑暗中终于迎来一丝曙光,年暑假,医院经反复研究,给他制定了一个不处理神经的脊柱内固定手术,但风险很大,脊柱外科还没有过类似的手术。

在上手术台前,刘杨签了“器官捐献”意愿书。“在求医的这几年时间里,我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我曾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他们,但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我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但希望它的宽度和厚度无限,如果挺不过明天,按照我的遗愿,把能捐献的全部捐献,让我的爱继续留在这个美丽的人间。然后把我葬在一颗白杨树下,旁边放一块石头并刻上:此处安睡着一位渴望阳光的小男孩。”刘杨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幸运的是这一次手术取得初步的成功。

年暑期,满怀信心的刘杨迎来第二次手术,但手术失败,命保住了,他却再也站不起来了。他一时无法接受坐在轮椅上的命运,每一天都是煎熬,希望与勇气没有了,在深深的绝望中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休学在家近一年没出过家门。其实,挡住刘杨的不是门前那层矮矮的台阶,而是他内心深处对未来莫名的恐惧。

幸运的是,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各界并没有忘记这个与命运抗争的大男孩,不懈的关爱让刘杨懂得“腿只是移动的工具,轮椅上的人生一样可以很精彩”。为了鼓励刘杨返校复课,年4月,学校老师开车专程把刘杨接回烟台,并在全校五四青年节表彰大会上,让他做了同病魔不屈抗争经历的演讲。来回多里的路程,对刘杨来说,不仅仅是爱,更多的是勇气,回到学校,回到同学中间,回到喜欢做的事中间,他逐步走出心理的阴霾,重新燃起了希望,点燃了向病魔战斗的激情。刘杨渐渐意识到,不管以怎样的形式活着,总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点痕迹。此时,一颗为残疾群体服务的萌芽已然在他心中悄然膨出。刘杨,在轮椅上倔强地挺起了“脊梁”。

汇聚星火,公益之光闪亮青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器官捐献能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第一次手术出院后,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刘杨,总是忘不了那些依然在同病魔斗争的病友,自己的切身感受更能理解他们对于重新生活的渴望,促使他投身于器官捐献公益事业。

回到学校后,刘杨拖着虚弱的身体,带着护具拄着双拐,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奔走呼吁,号召更多的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杨轮椅上的爱心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