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到一个特别的新闻,和一个特别的“爸爸”。
安徽40岁的杨国军,平时在镇上做小生意。家里有个痴迷玩游戏的13岁儿子。
作为父亲,他担心孩子玩物丧志,日后学无所成,于是就动手动嘴,打骂批评教育儿子。
但没有任何效果。
反过来,儿子还嫌弃他、反问他“你有能力你学点文化,你怎么不考大学”。
被这么一刺激,他便决定报名高考,今年考不上明年继续,用实际行动“反击”儿子。人到中年,早已告别学生时代,重新拿起书本和千千万万年轻人一样备战高考,谈何容易?然而,这位在考试大军中显得“格格不入”的爸爸,却赢得全网点赞:“太合格了这位父亲”
“佩服这样的父亲”
“为了儿子真的是拼了”……
虽然他曾经和大部分父母一样,会唠叨批评孩子,甚至使用暴力。可在意识到教育上出现的问题后,他敢于挑战自己,努力做表率来引导孩子向上。这样的爸爸,值得大家学习,配得无数家长点赞。常说“好父母,胜过好老师”。高层次的父母,是孩子成功与否的重要防线,他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影响深远。家庭教育,最忌讳父母“双标”青岛一个5岁孩子,看到爸爸玩手机忍不住吐槽:“天天你都让我们学习,就你自己没学习……”带着哭腔的语气,可见他心里有多委屈。现实中,多少孩子一边被要求自觉,放下手机好好学习,一边又看到父母手机不离手,到哪里手机就跟着哪里。或许他还小,迫于父母的权威不敢说什么。可是有这样不自律的父母,孩子又怎么能学会管理好自己呢?正如政协委员赵金云说的:整天刷手机的家长,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娃。并非孩子不思进取,懒惰颓丧,而是他没有好的“参照物”。父母的“双标”,不仅降低了自己的信服度,更会积压孩子内心的不满,一旦到了极限,情绪随时爆发。贵州一名13岁男孩,因不满父母阻止他玩游戏,对爸爸大打出手,惊动了民警。爸爸不停地和民警哭诉:儿子长期沉迷手机游戏,不爱学习,叛逆又捣蛋,让人操碎了心。当天,看到儿子又在玩手机,就随口骂了几句,还忍不住动手打了他。没想到儿子竟然还手,连他也打。费劲千辛万苦养出如此“逆子”,还堕落不求上进,爸爸真是又气又恼,恨铁不成钢。可当民警问起儿子打架缘由时,儿子满腹牢骚,他痛斥“爸爸妈妈平时喜欢打麻将,很少花时间照顾他”。以前被父母管教,还能忍一忍,可一想到父母根本不关心他,还打他骂他,就忍无可忍,出手回击爸爸。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上说过:“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水准。”“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父母,养不出优秀的孩子。成功的教育,是一视同仁。希望孩子什么样,父母就要先做到什么样。只有拿对待孩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教育才有信度,管教才有力度。父母若是放任自我很多教育都是无用之功曾几何时,越来越多人羡慕起“别人的爸妈”。和“我的爸妈”比起来,一个天一个地:别人的爸妈陪娃互动,我的爸妈天天刷抖音打麻将;别人的爸妈十项全能,我的爸妈一无是处只会葛优躺;别人的爸妈说话温柔亲切,我的爸妈凶起来像野兽一样可怕。父母好不好,上不上进,勤不勤快,努不努力,孩子全看在眼里。记得《小舍得》里子悠的爸爸吗?他外表随和讨喜,可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只会在家玩游戏,除了躺平什么都不干的“啃老族”。子悠每天学些什么,喜欢些什么,遭遇了什么,他一概不知。就算无意间得知儿子被老师当众羞辱,他再生气,被老婆一怼,就瞬间没了替儿子出头的底气,沮丧地走开了。试问,这么散漫、没主见、散手不管的爸爸,怎能给儿子足够的安全感?纪录片《镜子》里有句台词:“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如果父母不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无法提供正确的示范教育孩子,孩子早晚都会出问题。节目《超级育儿师》中,邱天父母不知道该如何纠正6岁女儿吃饭要人喂的问题,特来求助兰海老师。经过一天的认真观察后,兰海发现邱天的问题根源就在父母身上。三代同堂的家庭里,全家人都靠“外婆”一个人在养。邱天父母像是局外人一样。妈妈看手机,翻自己喜欢的杂志;爸爸则悠闲地喝着茶,不管家里发生什么事,他都不管。到了饭点,外婆喊开饭,邱天父母依旧纹丝不动,既不帮忙摆碗筷,也不叫邱天过来吃饭。作为父母,他们担心女儿无法独立,可在孩子面前,他们同样依赖“外婆”的照顾,只顾着自己,我行我素。为此,兰海一针见血指出:想要孩子独立,首先父母要学会独立,否则永远改变不了孩子。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反映出父母的教育。如果父母不重视自己的身份,不正视自己的责任,随心所欲放纵自己,那么很多家庭教育,都注定是徒劳无功的。高层次的父母,都对自己特别“狠”如果父母纵容自己的惰性、随心所欲,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放弃自己;唯有父母严格要求自己,孩子才能学会严于律己。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在一次分享中,直言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亲钟世藩。父亲话不多,也不爱讲大道理,总是默默专注在自己的医学事业上,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到了晚年,父亲视力不足,却依旧坚持用一只手捂住病眼,另一只手翻阅文献,硬是用四年的时间写出了影响后人的伟大著作。看到父亲为事业献身的狠劲,勤于好学追求的热情,钟南山深受鼓舞,决定践行父亲的医学初心。如今已84岁高龄的他,医术精湛,有无数杰出的专业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精神,鼓舞了无数年轻人。他的优秀背后,正是爸爸的身教言传;他脚下所踩的,正是“巨人”爸爸的肩膀。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对自己高要求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6年前,年过半百的周亚松得知女儿想要考研,为了缓解女儿的考研压力,她特地提前办理退休,陪女儿备考。一番紧张、认真的备考下,她顺利考上研究生。虽然女儿不幸落榜,但在她的影响下,女儿第二年也如愿以偿考上了。四年过去了,人生早已走上一个新阶段的周亚松,在研究生毕业典礼结束后,又定下一个新目标:攻读博士。几经考量,她计划考韩国学校,而申报要求,除了准备中文歌曲之外,还要递交4种不同语言的作品材料。外语对于周亚松来说,难度特别大。为了攻克难题,她花了整整三个月,练习四首曲子。先是认认真真听,听到烂熟于心;然后一遍遍练习,还特地请老师逐字逐句纠正发音。一句话,练上百次是常有的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下,韩国学校接受了她的申报,录取她成为博士新生。女儿本来不打算考博了,可看到妈妈追梦有如此美好的结果,不禁也有所触动。“别人家的父母”,不是他拥有多少财富,多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他对自己高要求,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指引孩子不断向上成长,成就孩子的人生。都说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对自己特别“狠”的父母,是孩子最明亮的人生启明星,终能见证孩子未来被他点亮过的路。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过:“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比起在孩子后面不断鞭策、催促,父母更应该做的是,走在孩子前面,挺直腰杆,树立榜样。好父母,首先做好自己,管理好自己。唯有对自己比谁都狠,不断自省、提升,这才是对孩子后半生最大的负责。当父母真正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标杆时,孩子回首再望,定会充满无限感恩:正是父母对自己的“狠”,成就了他的人生。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做好榜样,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boy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