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学
一、骨学总论、躯干骨
1.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6.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二、颅
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常有血管沟,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板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2.鼻旁窦:是上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3.翼腭窝:翼腭窝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由此经过。
4.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5.颅囟:新生儿由于颅顶各骨尚未发育完全,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6.蝶鞍:为蝶骨体上面呈马鞍状的结构,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
三、附肢骨骼
1.桡神经沟:为肱骨体后面中部的一条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由此经过。
2.肱骨外科颈:为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肱骨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3.髂结节:髂前上棘后方5~7cm处,髂嵴外唇向外的突起,称髂结节。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和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4.喙突:为肩胛骨上缘最外侧向前伸出的指状突起。有肌肉在此附着。
5.髋臼:位于髋骨的外侧面,是一朝向外下的深窝,由髂、坐、耻三骨的体合成,有月状面、髂臼窝和髂臼切迹。
6.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
第二节关节学
一、总论、中轴骨连结
1.关节:又称间接连结,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以相对骨面间互相分离,之间为充以滑液的腔隙,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2.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3.韧带:是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的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束,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或限制其过度运动的作用。
4.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组成。
5.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6.关节囊:关节囊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附着于关节周围,并与骨膜融合连续,它包围关节,密封关节腔。分为外层的纤维层和内层的滑膜层。
7.脊柱:脊柱是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
8.胸廓: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
二、附肢骨连结
1.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2.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3.提携角:当伸前臂时,前臂偏向外侧,与上臂形成约°的“提携角”。
4.旋前:当桡骨转至尺骨前方并与之相交叉时,手背向前,称为旋前。
5.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
6.坐骨小孔: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的孔称坐骨大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的孔称坐骨小孔。其间通过的结构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
7.骨盆: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第三节肌学
一、肌学总论、头颈肌和躯干肌
1.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2.滑膜囊:位于腱与骨面相接触处的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薄且内含滑液,可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
3.腱鞘:存在于活动较大部位,包绕在肌腱外面的鞘管,由纤维层和滑膜层两部分共同构成。
4.主动脉裂孔:位于膈肌上T12前方,左右两个膈脚与脊柱之间的裂隙,其中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5.胸肋三角:膈肌的三部起点之间通常留有三角形小区,无肌纤维,仅覆以结缔组织,其中胸骨部与肋部起点之间的区域叫胸肋三角;腹部脏器可能经此突入胸腔形成膈疝。
6.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和腱之间的一条裂隙,长约4~5cm,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内有男性的精索和女性的子宫圆韧带通过。
7.腹直肌鞘:包绕着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个扁肌的腱膜构成的腱性结构,鞘分为前、后两层,两层在脐下4~5cm处形成弓状线(半环线)。
8.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9.HesselbachTriangle:既腹股沟(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二、四肢肌
1.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的浅层肌,由浅表的腓肠肌和较深的比目鱼肌构成,二肌的三个头向下合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其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
2.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位于大腿前面、股骨的前方;该肌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绕着髌骨而续为髌韧带并止于胫骨粗隆;其作用为屈髋伸膝。
3.三角肌:是一块位于肩部的三角形肌,起自于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于肱骨体外的三角肌粗隆;其作用外展肩关节。
4.股三角:在大腿的前上部由上界的腹股沟韧带、内侧界的长收肌内侧缘和外侧界的缝匠肌共同构成的三角形解剖区域;其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该三角内有股神经、股血管和淋巴结等结构存在。
5.收肌管:位于大腿中部、缝匠肌深面,由前壁的大收肌腱板、后壁的大收肌、外侧的股内侧肌共同围成的裂隙;该裂隙上口为股三角尖,下口为收肌腱裂孔;管内有股血管、隐神经通过。
6.收肌腱裂孔:大收肌肌腱止于股骨內上髁上方的收肌结节,此腱与股骨之间形成一裂孔,称收肌腱裂孔,有股血管通过。
7.跟腱:跟腱是由比目鱼肌肌束向下移行的肌腱和腓肠肌的肌腱所合成。
第二章内脏学
第一节消化系统
1.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2.咽隐窝:在喉咽,喉口两侧各有一深凹称梨状隐窝,为异物易嵌顿滞留的部位。
3.幽门瓣:在胃的幽门,胃粘膜覆盖幽门括约肌,形成的环形皱襞称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的作用。
4.dentateline:在肛管内面,由肛瓣与肛柱下端连成的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dentateline),此线以上为粘膜,以下为皮肤。
5.肝门: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6.肝蒂:出入肝门的结构,即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被结缔组织包绕,称肝蒂。
7.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Calot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8.肝胰壶腹:胆总管最后斜穿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在此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胆总管和胰管的末段也各有括约肌包绕。胆汁和胰液由此经开口进入十二指肠。
9.McBurney点: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是脐与右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10.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肠壁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黏膜皱襞下端有一乳头状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距中切牙75cm,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
11.上消化道:临床工作中,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12.Treitz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被一条由少量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的十二指肠悬肌固定在腹后壁。
第二节呼吸系统
1.上呼吸道: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
2.易出血区(Little区):鼻中隔的前下份粘膜内,具有丰富的血管吻合丛且位置表浅,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又称易出血区(Little区)。
3.肺根: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4.肺段: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一个肺段。
5.纵隔: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6.胸膜腔:脏、壁胸膜相互移行,在肺周围形成的密闭腔隙称胸膜腔,腔内为负压,含少量浆液,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7.胸膜隐窝:胸膜腔在各部胸膜互相移行之处,当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伸入其间,称胸膜隐窝。
8.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咽喉最狭窄的部位。前3∕5位于两侧声襞游离缘之间,是膜间部;后2∕5在杓状软骨之间,是软骨间部。
9.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内,这部分的胸膜腔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第三节泌尿系统
1.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2.肾蒂: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3.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4.Trigoneofbladder: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5.肾窦:由肾门向肾内延续的一个由肾实质围成的腔,称肾窦。内含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大盏、肾小盏、肾盂、淋巴管和脂肪组织等。
6.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第四节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
1.鞘膜腔:睾丸鞘膜壁层和脏层于睾丸后缘处返折,两层之间形成的内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隙,称鞘膜腔。
2.睾丸小叶:在睾丸内,由睾丸纵隔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隔,将睾丸实质分成许多锥体形的小叶,称睾丸小叶,每个小叶内有1~4条蟠曲的精曲小管,管壁的上皮能产生精子,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分泌男性激素。
3.精索:为一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环(又称腹环,经腹股沟管),延至睾丸上端,主要由3层被膜包裹输精管精索部、腹股沟部、睾丸动脉、蔓静脉丛、输精管血管、淋巴管、神经丛及腹膜鞘突残余等构成。
4.精囊:精囊又称精囊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腺,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其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合成射精管,分泌的液体组成精液的一部分。
5.肉膜:为阴囊的浅筋膜,在阴囊皮肤的深面,含平滑肌纤维,其平滑肌可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反射性的舒缩,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有利于精子的发育。
二、女性生殖系统
1.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子宫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阴道穹: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阴道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阴道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3.输卵管峡: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其子宫部与输卵管壶腹之间的一段称输卵子管峡,紧接子宫壁外面,细而直,血管分布较少,输卵管结扎术常在此进行。
4.Cooper韧带: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分别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称为Cooper韧带,又称乳房悬韧带。
5.Perineum:狭义的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撕裂。广义的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
6.会阴深隙: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的间隙称会阴深隙,内有尿生殖三角的深层肌、尿道膜部和尿道球腺等结构。
7.盆膈裂孔:两侧肛提肌的前内侧之间留有一个三角形的裂隙,称盆膈裂孔,位于直肠和耻骨联合之间,从下方封闭尿生殖膈,男性有尿道通过,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8.尿生殖膈:尿生殖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共同组成尿生殖膈,封闭尿生殖三角。
9.坐骨肛门窝:又称坐骨直肠窝,位于坐骨结节与肛门之间,为底朝下的锥形间隙,窝内有大量脂肪组织和会阴部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
第五节腹膜
1.腹膜腔: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转折、移行,共同围成的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称腹膜腔。其内含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男性密闭,女性借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2.腹膜:腹膜为覆盖于腹、盆腔壁内和腹、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呈半透明状。分壁腹膜和脏腹膜两部分。
3.网膜:网膜是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结构,包括小网膜和大网膜,其间有神经、血管、淋巴管及结缔组织等。
4.大网膜:大网膜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形似围裙。覆盖于横结肠与空、回肠的前方。分前两层和后两层。其间有丰富的血管、脂肪和巨噬细胞。
5.网膜囊:网膜囊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一个扁窄间隙,又称小腹膜腔,为腹膜腔的一部分。
6.肠系膜:肠系膜是将空、回肠系连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整体呈扇状。其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肠系膜根。肠系膜两层间含有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支或属支、神经、淋巴管等。
7.小网膜:小网膜是由肝门向下移行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由右侧的肝十二指肠韧带和左侧肝胃韧带两部分组成。
8.Douglas腔: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由腹膜移行所形成的较深的陷凹,叫Douglas腔,又称直肠子宫陷凹。直立或半卧位时,为腹膜腔的最低点。腹膜腔内的积液多积于此,故临床上可从阴道后穹穿刺抽液。
9.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10.网膜孔:网膜孔在第12胸椎至第2腰椎体的前方,成人可容1~2指通过。其上界为肝尾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在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
第三章脉管系统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一、总论、心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
2.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3.房室交点: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称房室交点,是心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处是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相互接近之处,其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4.卵圆窝:右心房内,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凹陷,称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此处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6.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损伤,将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
7.主动脉窦:主动脉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3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主动脉瓣。每个瓣膜相对的主动脉壁向外膨出,半月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袋状间隙称主动脉窦。有冠状动脉开口。
8.心包横窦:为心包腔在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后方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前方间的间隙。从横窦左、右侧入口可伸入两个横指,当心直视手术需阻断主动脉、肺动脉血流时,可通过横窦从前后钳夹两个大动脉。
9.心包斜窦:又称Haller窦,为位于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心包腔。手术需阻断下腔静脉血流时,可经过斜窦下部进行。
二、头颈部、上肢及胸部动脉
1.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连于主动脉弓下缘的一纤维性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遗迹。若在出生后6个月尚未关闭,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2.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分。窦壁外膜较厚,其中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稍称压力感受器。
3.颈动脉小球:颈动脉小球是一个扁椭圆形小体,借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
4.掌浅弓: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5.掌深弓: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3、腹、盆部及下肢的动脉
1.腹腔干:腹腔干为一粗短的动脉干,在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迅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第二节静脉
1.静脉:静脉是运送血液回心的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
2.危险三角: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因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并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故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
3.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4.椎内静脉丛:椎内静脉丛位于椎骨骨膜和硬脊膜之间,收集椎骨、脊膜和脊髓的静脉血。
5.椎外静脉丛:椎外静脉丛位于椎体的前方、椎弓及其突起的后方,收集椎体和附近肌肉的静脉血。
第三节淋巴系统
1.淋巴: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
2.淋巴结门:淋巴结的凹陷侧中央处为淋巴结门,有神经、血管和输出淋巴管出入。
3.局部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4.乳糜池:乳糜池位于第1腰椎体前方,呈囊状膨大,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
5.Virchow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位于左侧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
第四章感觉器
第一节视器
1.巩膜静脉窦: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的环行管道,是房水流出的通道。
2.视神经盘:视神经起始处的圆形隆起,中央有视神经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此处无感光细胞,不能感光,故称生理性盲点。
3.结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层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球结膜、睑结膜和结膜穹隆。
4.眼球筋膜鞘(Tenon囊):眼球与眶脂体之间薄而致密的纤维膜。向前在角膜缘稍后方与巩膜融合在一起,向后与视神经硬膜鞘结合。
5.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活动改变其大小。
6.前房角:又称虹膜角膜角,位于虹膜和角膜交界处的环形区域,是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前庭蜗器
1.鼓室:由颞骨岩部、鳞部、鼓部及鼓膜所围成的不规则含气小腔,鼓室有6个壁,内有听小骨、韧带、肌、血管和神经等。
2.前庭:骨迷路的中间部分,位于颞骨岩部的近似椭圆形的腔隙,内藏膜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有前后内外四壁,前部通耳蜗,后部有5个孔通骨半规管。
3.咽鼓管:连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长3.5~4.0c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其作用是使鼓室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以保持鼓膜内、外两面的压力平衡。
4.面神经管凸:在鼓室内侧壁前庭窗后上方的弓形隆起,此隆起内有面神经管的水平段通过。此骨壁骨质甚薄,甚至缺如,中耳的炎症或手术易伤及面神经。
5.螺旋器:又称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6.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膜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
7.光锥:在鼓室外侧壁上,鼓膜下3∕4为紧张部,坚实而紧张,固定于鼓膜沟内,在活体呈灰白色。此部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光锥。临床上做耳镜检查时,常可窥见光锥,中耳的一些疾患可引起光锥改变或消失。
第五章神经系统
第一节总论
1.灰质(皮质)、白质(髓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树突集聚之处,在新鲜标本上呈灰色,称灰质,在大、小脑表面形成的灰质层称皮质。神经纤维集聚之处,因神经纤维外面包有髓鞘,色泽白亮,称白质,位于大、小脑深部的白质称为髓质。
2.神经核和神经节: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一团,在中枢神经内(皮质以外)称神经核;在周围神经内称神经节。
3.纤维束、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称纤维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聚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
4.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称纤维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聚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
5.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及感觉器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1.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聚集部位称为灰质,因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
2.白质:白质是神经纤维在中枢部积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色泽白亮而得名。
3.髓质: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4.纤维束:在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形成纤维束。
5.马尾:由于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的硬膜囊内下行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这些在脊髓的末端平面以下的脊神经根称马尾。
6.脊髓休克:脊髓半横断损伤时,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消失,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7.脊髓前角:在脊髓中央管的周围是“H”形的灰质,每侧灰质的前部扩大称为前角。
8.脊髓圆锥:脊髓的末端变细呈锥形,称为脊髓圆锥。它向下延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终丝。
9.网状结构:在灰质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交织混合交错排布成网状,故称为网状结构。
10.BrownSequardsyndrome:脊髓半横断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同侧肢体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称为布朗-色夸综合征(Brown-Seqaurdsyndrome)。
二、脑干
1.网状结构:在中枢中,神经元散在分布于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中,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交错排布,此区域呈“网状”,故称网状结构。
2.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于中央管腹外侧左、右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转而上行,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3.锥体:在延髓腹侧面上部,正中裂两侧的隆起称为锥体,由下行纤维束-锥体束构成。
4.Luschka孔:luschka孔又称为第四脑室外侧孔,脑脊液自此流入蛛网膜下腔。
5.髓纹:髓纹是在第四脑室底,横行于菱形窝外侧角与中线内的纤维束。一般视为脑桥和延髓在背侧面的分界线。
6.被盖腹侧交叉:由中脑红核发出的纤维于中脑被盖的腹侧进行左、右交叉,称为被盖腹侧交叉,交叉后的纤维进入脊髓,称为红核脊髓束。
7.脑桥小脑三角:脑桥、延髓与小脑交角处,临床上称此处为脑桥小脑三角。
8.菱形窝:脑干背侧面中份有菱形凹窝称菱形窝,又称第四脑室底。
9.锥体束:主要由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两部分。
三、小脑、间脑
1.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它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危及生命。
2.新小脑:小脑体的外侧部在进行过程出现最晚,与大脑皮质同步发展,形体最大,构成新小脑。功能为调控骨骼肌的随意、精细运动。
3.旧小脑:小脑蚓和半球中间部在进化上出现较晚,共同组成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功能为调节肌张力。
4.后丘脑:后丘脑是间脑中背侧丘脑后下方,中脑顶盖的上方的部分,由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构成。
5.上丘脑:上丘脑是间脑的背侧部分与中脑顶盖前区的移行部,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6.原小脑:从种系发生上看,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出现最早,称原小脑。功能为控制躯干肌和眼外肌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7.小脑核:又称小脑中央核,位于小脑内部,埋于小脑髓质内。共4对。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
8.下丘脑: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下半和底壁,上方借下丘脑沟与背侧丘脑分界,前端达室间孔,后端与中脑被盖相续。自前至后分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
四、端脑
1.新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在发生上出现较晚,叫做新纹状体,是皮质下运动中枢。
2.边缘系统: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如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和有关的皮质及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等)组成。它主要与情绪、行为、记忆、内脏活动等有关。
3.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在前端连在一起,两者合称为纹状体。为皮质下运动调节中枢
4.基底核:基底核位于端脑的基底部的白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5.海马:海马是在大脑颞叶外侧面齿状回外侧卷入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灰质隆起。
6.苍白球:在水平切面上,豆状核被白质板分为内、中、外三部分,内侧两部分称为苍白球。
7.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在此高度集中的白质板,在端脑水平切面上呈“”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三部。
8.联络纤维:联络纤维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其中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
9.连合纤维:连合纤维是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穹隆连合。
10.投射纤维:投射纤维由大脑皮质与大脑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它们大部分经过内囊。
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一)颈丛和臂丛
1.脊神经节:脊神经前根、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2.腕管综合征:在腕管内正中神经因周围结构炎症、肿胀或关节变化而受压迫,出现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也称“猿手”,拇指、示指、中指掌面感觉障碍,即为腕管综合征。
3.肋下神经: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2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第12肋下方,故名肋下神经。
(二)腰丛和骶丛
1.腰骶干: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余部和第5腰神经前支合成,参与骶丛的组成。
二、脑神经
1.翼腭神经节:也叫蝶腭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上方,上颌神经的下方的一不规则扁平小节,有交感根,副交感根,感觉根,它发出一些分支分布于泪腺、腭、鼻的粘膜,传导粘膜的一般感觉和支配腺体的分泌。
2.减压神经:是迷走神经在颈部的分支(颈心支),有上下两支,在喉与气管两侧下行入胸腔,与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心神经交织构成心丛,调节心脏活动。上支有一分支称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分布于主动脉弓壁内,感受血液变化和化学刺激。
三、内脏神经
1.植物神经系: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是不随意的,称为自主神经系;又因为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的运动,所以也称之为植物神经系。
2.节前纤维: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达到效应器。第一个神经元称节前神经元,胞体位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
3.白交通支:由脊神经发出的有髓鞘的节前纤维连于交感干神经节,呈白色,故称白交通支。
4.内脏大神经:由第5或第6~9胸交感干神经节的节前纤维组成,向前下方合成一干,并沿椎体前面斜行下降,穿过膈脚,终于腹腔节。
5.牵涉性痛:当某些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的现象。
6.交感干:椎旁节位于脊柱两侧,同侧椎旁节间借节间支连在一起,形成交感干。交感干上起自颅底,下至尾骨,两侧交感干下端于尾骨前方合并于奇节。交感干分颈、胸、腹、骶、尾五部,在交感干和脊神经间有灰、白交通支相连。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1.锥体系:由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的轴突,组成的管理各种随意运动的下行纤维束。直接或间接止于脑神经运动核者称皮质核束;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者称皮质脊髓束。
2.上运动神经元:在组成锥体系的神经元中,那些胞体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类型的锥体细胞,称为上运动神经元。
3.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缩小的反应为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一侧瞳孔缩小的反应为间接对光反射。
4.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统称为锥体外系,它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5.核下瘫: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损伤后表现为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等。
6.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又称深感觉。
第五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蛛网膜下隙: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或蛛网膜下隙,其中充满着脑脊液。
2.海绵窦:位于颅中窝蝶鞍两侧的硬脑膜静脉窦。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经过。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紧贴窦的外侧壁通过。
3.Willis环:又称脑底动脉环,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通而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当此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Wills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
4.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窄腔称硬膜外腔或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和静脉丛,有脊神经根通过,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就是将药物注入此隙。
5.脉络丛:在脑室的一定部位,部分血管反复分支形成毛细血管丛与软脑膜、室管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内,称脉络丛,分泌脑脊液。
6.蛛网膜粒:脑的蛛网膜在上矢状窦处,突进窦内形成的一些小颗粒状突起称为蛛网膜粒,是脑脊液经此渗入静脉窦的主要结构。
7.血脑屏障:物质由脑的毛细血管转运至脑组织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选择和限制。把血液与神经元之间的相隔的一系列结构,称为血—脑屏障,它包括脑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基膜以及毛细血管外周的胶质细胞的突起。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
1.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它是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调控和影响生殖行为。
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后直接渗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在再经血液运送至全身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作用。激素主要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活动。
3.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连接甲状腺左、右两个侧叶的部分。
4.甲状腺真被膜:是甲状腺两层被膜中的内层被膜,临床上常称其为真被膜,其包裹甲状腺表面,并随血管和神经伸入腺体实质,将腺体分为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小叶。
5.靶器官:激素的作用有特异性,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即靶器官。
6.甲状腺鞘:甲状腺的外层被膜称甲状腺鞘或假被膜,由颈部气管前筋膜包绕而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