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说起许广平,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鲁迅,而许广平先生本身的焦点甚至有些被人遗忘,许广平的身世背景可以说是大有来头。而许广平与鲁迅的爱情故事更是为很多人所熟知,有人支持,有人批判,与爱情来说,又怎能是外人三两句所能讲的清楚的呢!
坚毅刚强用来形容这位女先生一点也不夸张,被日军逮捕,被威逼利诱,被严刑逼供,仍然保持一颗清明的心,坚守着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她的一生亦是非常传奇的一生。
许广平的绅士许广平出生于近代广州第一家族,是许拜庭的后人,她的家族中出现过许多有名的人物,包括许广平的祖父在当时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这样一个有声望有名气的家族,对她起后来反抗心理也埋下了伏笔。
虽然到了父亲这一辈不如以前,并且她的父亲虽然是庶出没什么大的能耐,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也处于被排挤被歧视被数落得地位,但是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而且喜好评诗,因此许广平的生活环境也比较开明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
可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甚至是说出生在这样一个仍然封建得时代,许广平先生不接受父亲喝酒误包办婚姻,不裹小脚,上学堂不向命运妥协,为未来而奋斗得精神,即使没有遇到鲁迅,可以说,许广平先生得未来以及她得人生依然是可以非常精彩绝伦得。
爱上鲁迅爱情和生活,美不美满,幸不幸福,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一个有夫之妇,一个大家族的女斗士。一段在当时的年代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值不值得,是应该批判还是应该赞颂,都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道的明的。
许广平考入背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与作为老师的鲁迅相识,当时鲁迅已经是声名远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二人立场相同,因一同女高师事件推向社会高潮,许广平对鲁迅的才情与立场深深吸引,开始了自己狂热的追求,尽管在他人看来,她的这一做法极其惹人非议,但是她仍旧勇敢的追求爱情。
鲁迅先生在当时是有妻子的,尽管他是受封建压迫才娶的,但是在当时许广平和鲁迅的事情仍旧是为人诟病的,但是人生中能够遇到一个知己,遇到一个相爱的人与渴望温暖家庭的他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吧!
谁又能想到一个经常性写出批判话语的人,也有这么一天会写出:"寄给许广平的信不喜欢放在绿色邮筒,总要送往邮局,担心邮筒会慢"这样的小意情话。也许这就是爱情吧!只不过处于封建时代背景下,反抗虽然显得那么渺小,但他们也依然在与世俗抗争着。
被捕后惨遭日军酷刑鲁迅逝世以后,许广平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鲁迅生前未完成的事情,她开始整理鲁迅先生的手稿使其出版。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了,许广平为了保护鲁迅先生的遗稿,她没有选择离开这战火纷乱的上海,而是选择了留下。
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队进入了上海租界,为了保护鲁迅先生的作品,她被日本宪兵队逮捕,惨无人道的日军对许广平进行刑讯逼供,在威逼利诱都没有用的时候,他们对许广平使用了酷刑,电刑和鞭刑就这样被使用在一个女子身上,以至于全身麻痹,大小便失禁,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从许广平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供出一个组织,亦没有出卖一个朋友。
对许广平的审讯一直进行着,突然有一天让她写下被捕后的感想反思?辩论?许广平在纸上写到"我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只望快快恢复自由,使得我可以好好去照顾孩子"。日军见实在审不出什么,这才将对许广平的审讯告一段落。
后来许广平被转移了另一个囚室,她利用自己每天放风的时间去舒展筋骨,放松心情,在心里坚毅的认定: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害怕,也绝不松懈斗志,要排除一切困难活下去,争取有一天亲眼目睹敌人穷途末路的情景。就是这样决心和念想,让她在这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对生活仍旧充满希望,这样的残酷生活一直延续了76天,许广平被朋友保释才得以得到自由。
结语与爱情而言,许广平和鲁迅大概就是面对所有人的否定,只有你坚定不移陪在我身边。许广平和鲁迅的相遇相知,并不是封建礼教的结合,而是在这漫长的一生中遇到了对的人。彼此爱慕,携手共度年华。在封建世俗礼教之下,有人对命运妥协,有人为命运抗争,孰是孰非不是外人简单几句就能够道的明的了。
与许广平自身坚毅的性格而言,被捕入狱,惨遭酷刑,她仍然坚守着不该说的绝不说,尽管身心都遭受巨大折磨,但是许广平仍然宁死不屈,出入之后身体不如以前,但仍然尽心的整理鲁迅的书稿,她这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她的坎坷经历也正如鲁迅书中写到过的"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怪闻驿站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