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临床分享吴氏腰突丸配吴氏定痛针法等治疗
TUhjnbcbe - 2020/11/19 2:23:00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哟

吴氏腰突丸配吴氏定痛针法

吴氏腰突医学手法

吴氏止痛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吴氏至德中医吴风平教授弟子余善斌

余善斌(后)与师父吴风平教授(前)▲

腰椎间盘即腰椎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的软组织。腰椎,尤其是下腰椎负担体重压力大,活动多,较易发生退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所致,以腰部疼痛或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常见于腰4/5和腰5/骶1等椎间盘。中医学归属于“腰痛”、“腰腿痛”或“痹症”,临床病证分为血瘀气滞证、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风、寒、湿、热、闪挫、淤血、气滞、痰饮等可引起腰痛,但根本内因在于多肾虚,风寒湿侵袭、跌扑损伤为外因,其肾督亏虚、腰失所养为根本。笔者用吴氏腰突丸配吴氏定痛针法、吴氏腰突医学手法、吴氏止痛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治愈率94%,有效率%,疗效较理想,就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诊断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部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增生。

7、CT扫描可见如下征象:①腰椎间盘后缘变形;②硬膜外脂肪移位;③硬背膜囊受压移位;④硬膜外间隙中的软组织密度影;⑤神经根鞘的压迫和移位;⑥突出的髓核钙化。

8、核磁共振(MRI)成像检查:MRI表现髓核为扁平形、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及硬膜囊和脊髓压迫症状。

(二)临床资料

50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主要症状。男性41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28岁至55岁,其中28岁至38岁32人,39岁至45岁13人,45岁以上5人。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5年以上。1个月至1年者12人,1年至3年者34人,3年至5年以上者4人。其中男性腰痛伴随左侧胯骨至合阳穴痛者33人,女性腰痛伴随右侧胯骨至合阳穴痛者6例,男性腰痛伴两腿均痛者3人,女性腰痛伴两腿均痛者2人,男性腰椎侧弯者17人,女性腰椎侧弯者0人。

(三)治疗方法

1、吴氏腰突丸,日口服3次,每次10克,饭后40分钟,服药期间每日多喝温开水。2个月为1个疗程。

2、吴氏定痛针,20次为1个疗程,前5天每日1次,第6次至第10次,隔日1次,第11次至15次,隔2日1次,第16至20次,每隔3日1次。

3、吴氏腰突医学手法,治疗期方案同吴氏定痛针。

4、吴氏止痛酒,治疗期方案同吴氏定痛针和吴氏医学手法;每次手法前用吴氏止痛酒外敷30分钟,用红外线磁疗灯照射或艾绒生物电发热被加热(湿热痹阻证患者除外)。

5、吴氏止痛酒药膏贴,用吴氏止痛酒和吴氏止痛酒方药粉(复配醋蜂蜜)调和膏状,制作成20cmX20cm吴氏止痛酒药膏贴,每贴使用3天。根据皮肤情况,除手法等治疗时间段皮肤进行休息外,另每日冲凉后休息1个小时后,风筒吹热干燥皮肤后进行继续贴敷。

(四)疗效判定与治疗结果

根据《中医骨伤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评估。①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高试验可达85°左右,能恢复原来工作;显著进步: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超过70,可恢复原来的工作;②好转:症状部分消失,腰腿痛减轻,直腿抬高试验较治前显著改善,可担任较轻工作;③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不能参加工作。

通过治疗后按照上述判定标准好转即为有效,症状完全消失或接近消失,直腿抬高实验可达75%(标准为85%)为治愈,3个疗程症状无明显减轻者判定为无效。临床1次治疗即有收效,最长收效者3天。治愈时间最短者7天,最长者5个月。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率占94%,共计47例。1个疗程显著进步者16人,2个疗程显著进步者21人,3个疗程显著进步者11人,3个疗程好转者2人。1个疗程治愈者8人,2个疗程治愈27者人,3个疗程治愈者13人。

(五)医案举例

例1:张先生、男,35岁,身高公分。主诉:腰痛伴活动受限3日。病史:前3日,打喷嚏后出现腰痛,直不起腰。半年前因在家移动沙发造成腰部疼痛,无法行走,医院就诊,MR示:腰椎生理弯曲存在,L5向后轻度滑脱,L4/L5椎间盘膨出,L5/S1腰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神经根受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在医院治疗1个月,恢复后症状消失。现症见,需搀扶下车,行走坡脚,身体向左侧倾斜,精神萎靡,乏力少气。查体:脊椎从T9~L1向左侧弯,前屈、后伸受限,左右旋转正常,左侧腰眼较右侧稍上,左侧臀横纹较右侧上提约1公分,长短脚(左侧较右侧短约5毫米);触压棘突间,T8~S1均有压痛,L3、L4、L5剧痛,并放射至左小腿外侧;触压棘突旁肌肉T8~L1压痛,L3、L4、L5、S1压痛明显;双侧骶髂肌均有压痛,深触有聚结存在;患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挺腹实验(+)、“4”字实验(+),双侧拇指伸屈肌力正常,屈膝屈髋实验(+)。辅助检查:腰椎MR示腰椎生理弯曲存在,L5向后轻度滑脱,L4/L5椎间盘膨出,L5/S1腰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神经根受压。

疗程/疗效:治疗2个疗程,患者腰痛基本消失,左侧腘窝与小腿肚的胀痛、拉扯症状消失,腰背无侧弯,腰腿活动功能正常,已可正常从事工作及家务劳动。嘱咐“拱桥”、“飞燕”、“单杠”等功法锻炼坚持做半年。同时继续服用吴氏腰突丸3个月。随访一年半无复发。

例2:唐先生,男,54岁。主诉:腰腿痛半年余。病史:1年前腰突治疗,基本恢复;年初工地施工指导,铲了量铁锹水泥,旧疾复发,在XX医院治疗,医生建议手术,因畏惧手术,要求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经朋友介绍,在XX中医馆进行治疗2个多月,效果反反复复。现症见:精神疲倦、腰部向左侧弯、伴左侧腰臀及左下肢放射性疼痛、踝关节外侧、脚背麻,活动欠佳,休息后症状稍减轻,行走困难。舌质红、苔薄白。查体: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受限,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触诊:T8-L1棘突压痛,T11、L1椎体增大,L3棘突下陷、L4右侧凹陷,L2-S1椎旁及棘突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约50度、加强试验(+),左侧拇指伸肌力较右侧弱,左侧股神经牵拉实验(+),“4”字实验(-)。辅助检查:MR示生理曲线变直、椎间隙狭窄、边缘增生、L3/L4、L4/L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突出(左后侧型)压迫硬脊膜。

疗程/疗效:治疗2个疗程,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疗医院做MRI,示腰椎生理曲线正常L4、L5边缘增生、L5/S1轻度膨出。随访一年半无复发。

例3:戴女士,女,53岁。主诉:腰痛3个月。病史:3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腰痛,伴右小腿麻胀,膝关节外侧痛,医院住院治疗2周,腰椎MR示:生理曲线存在,L5向后轻度滑脱,L3/L4、L4/L5、L5/S1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向右突出,神经根受压。在医院2周,以输液,口服(用药不详)为主,治疗炎症水肿。因腰腿痛持续不好,从厂内辞工返乡。现症见,上身下肢较瘦弱,臀部如梨状,需搀扶,行走无法抬起脚步,溜地挪动行走。查体:腰部活动受限,无法前屈后伸,腰椎棘突及椎旁广泛压痛,以L2~S1压痛明显,L5向后滑脱,右侧沿坐骨神经走行线压痛明显,整个臀部稍有浮肿,轻触即痛,用指腹下压滚动,有绿豆大小聚结密布;双侧膝关节不能屈曲,按之甚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加强实验(+),双侧股神经牵拉实验(-),“4”实验(+-)。

疗程/疗效:治疗3个疗程,患者腰痛基本消失,可以参与生活自理劳动等。同时继续服用腰突除根丸3个月。随访1年余,未见复发。

(六)临床特色护理

1、骨盆牵引。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方法之一。其作用在于减轻椎间盘压力,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有利于突出髓核的回纳,同时在牵引下脊椎得以制动,也有利于神经根充血水肿的消退及吸收,对解除腰背肌痉挛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牵引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对牵引的反应,如牵引后疼痛加重,应及时停止。骨盆牵引时患者体位宜取仰卧、轻度屈髋屈膝位,使腰椎间盘纤维环受力平均。再者牵引的重量也要适当,一般为5~10千克,不宜过重。

2、导引锻炼。除上述药物、针法、手法及骨盆牵引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还要求配合导引锻炼疗法及日常辩证施护等。常用导引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小燕飞”、“踩自行车”、“双叠”、“屈髋屈膝左右拉伸”等,但每个患者可能存在的类病不同,如有的伴随腰椎椎弓根崩裂、腰椎或前或后滑脱、腰椎侧弯如弓畸形等,相应选择导引锻炼时应视情况而定,避免造成其它更大损伤。

3、辩证施护。

(1)血瘀气滞证: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涩。

①注意保暖,腰部适当制动,佩戴腰围后离床活动。

②饮食宜进行理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耳、金针菇、桃仁、田七煲猪脚筋汤、金针云耳蒸鸡等,少量食用木瓜、当归等以舒筋活络、疏通气血。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及水果,每日晨起可以冲服蜂蜜,以润肠通便,且每日服用吴氏腰突丸后多饮水,忌辛辣燥热、肥甘厚腻之品。

③急性期绝对睡硬板床休息,观察疼痛部位、时间、性质和程度等;局部疼痛者可嘱咐患者热敷,以缓解疼痛。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及阴雨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①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湿邪;勿让腰腿部受凉,居住的地方要干爽。可用热水袋敷腰腿疼痛部位。

②饮食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砂仁、羊肉、蛇酒、五加皮鹿角酒,药膳方:肉桂瘦肉汤、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鹿筋煲花生汤,大蒜焖羊肉。忌黏腻、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

③忌睡竹席、凉垫。日间适当活动,如八段锦等。

(3)湿热痹阻证:腰酸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湿热感,或见肢节红肿,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受限,然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脉弦数。

①房间宜干燥、通风;局部忌用温热疗法,如热敷。

②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冬瓜、赤小豆、玉米须等。药膳方:丝瓜瘦肉汤、车前草煲猪小肚汤等。忌辛热燥辣之品,如葱、蒜、胡椒等。

③使用按摩及电疗理疗器械或手法推拿,强度力度适中,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腰腿痛有无缓解,腰肌紧张度是否下降等。

(4)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软乏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口苦咽干,心烦失眠,多梦或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津,脉弦细数。阳虚证症见:面色白,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形寒畏冷,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胖,舌苔薄,脉沉细。

①注意保暖休息,劳逸结合,必要时可加热水袋敷腰部及四肢。

②肝肾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黑芝麻、黑白木耳、甲鱼、紫河车、猪牛羊脊髓等。药膳方:莲子百合煲瘦肉汤。忌辛辣香燥之品。

③肝肾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羊睾、狗肾等。药膳方:当归生姜煲羊肉、川断杜仲煲猪尾汤,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

4.健康指导。

(1)宜睡硬板床,不宜久坐、久站、久行。

(2)注意腰背保暖,避免因受风寒、湿冷的刺激而加重或诱发。

(3)腰部不可过度负重,取物时应屈髋屈膝,避免大幅度的弯腰、旋转;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做弯腰工作。

(4)避免坐矮凳子、软沙发、葛优躺椅等,坐下时应以髋膝各屈90度,双脚刚好着地为宜。

(5)腰围不可长时间使用,通过导引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的力量韧性,以免肌肉退化、萎缩。

(七)浅谈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最早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专门的论述,根据疼痛的部位和影响范围将之分为腰背痛、腰脊痛、腰肌痛等。《灵枢.五癃津液别》有云:“虚,故腰背痛而胫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锢,腰椎痛,寒湿推于气而为疾也。”《素问.刺腰痛》篇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指出“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不但说明本病可由外伤等引起,还可以知道症状与现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相似,表现为腰腿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等。临床统计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门诊最为多见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疼痛症状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久坐久站缺乏锻炼者。据统计,其发病率占腰疼痛者总数的15%。近年来随着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先进仪器的广泛应用,该病的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药治疗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王国基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病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调查框架区域内各类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较高(7.62%),其流行与年龄及不同的职业因素相关,以25-55岁这一年龄范围的人群发病率最高,与劳动活动较多、工作负荷増大、损伤机会增加有关。亦与某些久坐、久立等强迫体位下长期劳作等因素有关。车辆驾驶、重体力劳动、教师等职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的高危职业。

李立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腰间盘突出症好发人群从年龄上讲,发于青壮年;从性别上讲,多见于男性,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从体型上讲,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从职业上讲,以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多见,但目前来看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从姿势上讲,工作姿势不良,伏案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的售货员、纺织工人等较多见;从生活和工作环境上讲,经常处于寒冷或潮湿的环境,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条件;从女性的不同时期讲,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先天性腰椎发育不良或畸形的人,甚至精神过于紧张的人易患腰腿痛,吸烟的人可能与咳嗽会引起椎间盘内压及椎管内的压力增高,使其易于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

吴氏腰突丸、吴氏定痛针、吴氏止痛酒是恩师九代中医吴风平教授通过祖传秘法在临证多年经验的总结。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以肾督亏虚为主,风寒湿、湿热弊阻经脉为标,治疗采用益肾壮督、行痹通络的方法,研制成药吴氏腰突丸,其含有杜仲、川断、鹿茸、鹿筋、干姜、肉桂等温肾壮阳,其杜仲等又是师父特色经验炮制用药,焦三仙、白术、砂仁、茯苓等清化湿滞,以助中阳,熟地补阴助阳,独活、细辛、防风、秦艽、千年健、桑寄生、狗脊等祛风化湿和经强筋骨,其金毛狗脊,味甘苦而温,善补肝肾,强腰脊,祛风湿,《神农本草经》云其“主腰强背,机关缓急,周痹寒湿,膝痛”。

《别录》谓之“坚脊,利俯仰”。《玉楸解药》亦称其“通关利窍,强筋壮骨”。三七、川芎、乳香、当归、牛膝等活血化瘀止痛。本方用药,看似亦多寻常益肾壮督活血之品,但经严谨伍配与用量使得诸药温散兼施,通补兼顾、虚实同治、温通补涩、益损填精、坚骨活血、缓缓斡旋,促使康复。吴氏腰突医学手法和吴氏定痛针法则根据足少阴肾经行于腰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脊柱两侧,经腰后下行,循行于后外侧,因足少阴和足太阳相互表里,故腰腿痛。椎间盘突出继发的腰痛、压痛,又放射下肢过膝,其腰部多在脊柱两侧的骶棘肌正中或外缘,而很少在后正中线上,下肢反射痛则多沿坐骨神经的分布区放射,从臀部坐骨大孔到腘窝,再循小腿外侧。《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挟脊内过睥枢,循髀外后,下合腘中,以下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此述足大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正好和椎间盘突出继发的疼痛、压痛、放射痛部位相合。盖足太阳胱经主表,风寒束表,则经脉阻滞,亦有外伤闪挫致瘀血阻于经脉,更有因腰部劳損日久。

气血津液化生痰瘀、阻滞经络,导致经气不通。故椎间盘突出继发的腰腿痛、酸、胀、麻、冷等,太多病位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奇经,受十二正经之余气,亦受十二正经之邪气,风寒湿或痰瘀诸邪如滞留足太阳膀胱经,久之则邪气溢于督脉,以至督脉经气不利,即出现下肢酸麻胀痛,久之瘫痪、二便失禁等症。

吴风平教授指出:“吴氏腰突医学手法专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秘传绝技。以通经、活络、复位、止痛为主,技法与众不同。以快速、彻底、节省时间与费用,不手术、不牵引而著称。”其吴氏定痛针包含吴氏定痛三针、命门八卦针、委三针等,吴风平教授指出:“定痛三针是本人在年禅定中内视所发现,其三针古今没有记载,异常珍贵,非真正弟子不传!”在临床中定痛针法在治疗闪腰、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种痛症中也屡屡取得奇效。

余善斌,男,本科,学士学位,出身中医世家,其家学深厚,从小热爱中医药学,师承其父,在其指导下潜心研读中医理法理论,长期从事中医康复理疗及中医临床实践工作,国家级中医预防保健调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8年9月拜吴氏中医九代传人吴风平教授为师,现任北京至德圣道中医药研究院广州分院院长,擅长中医药调理、中医康复理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病、鼻窦炎、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炎、半身不遂等疑难杂症。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分享吴氏腰突丸配吴氏定痛针法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