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生,我们有不少好的纪录片。
比如《人间世》,从医患关系切入,聚焦双方面对病痛、生死考验时的重大抉择;用电视新闻纪录片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最真实的医患生态。
比如《生命里》,聚焦我国临终关怀服务,带我们感受关爱之于生命尊严的重量。
比如《急诊室故事》,直面社会的医闹事件和医患信任危机,纪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和人道主义救治故事。
但某种意义上,这些都是拍给外行人看的纪录片,为了让外行人更了解真实的医患环境。
而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堪称现实版妙手仁心,是拍给内行人看的——
《业内人士》
之所以说是拍给内行人看的,是因为网友在看片时,发出的赞叹都是这种“词穷”式的:
“”、“神仙”、“牛X”、“致敬”……
数不过来的高精尖设备、完全听不懂的专业术语、各种疑难杂症等等。
尽管听不懂,但就是会让人不明觉厉。
这次甚至连医学院的学生,都只敢来“听听课”了:
毕竟《业内人士》把镜头对准的是北京4医院,跟随拍摄的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医学专家。
从他们工作状态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来呈现一名业内顶尖专家该有的“职场风范”。
尤其当他们谈到许多医学见解时,值得拿小本本记下的,不仅有技术与经验,更有态度和担当。
镜头记录了每一次生死时速的抢救、每一场命悬一线的手术抉择。
当死神逼近时,他们要如何与死神争抢时间、与病患构建信任、平衡自己的压力和挑战。
这可不是每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具备的能力。
尤其在这个“医闹事件”层出不穷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治疗效果的期许也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下,如何克服压力,挑战高难度高风险的治疗,成为了一个医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顶尖医者,不仅要如履薄冰,还要妙手仁心,更要懂得担当。
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张亚卓。
从业二十多年来,张亚卓做过多台手术,成功率高达98%。
但尽管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张亚卓还是会“战战兢兢”地面对每一次手术,每次都要进行术前模拟演练。
因为脑外科的手术都和生死离得太近,而人的生长状态千差万别,一次手术刀的使用差池,都可能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
有人会因为一个简单的脑科手术死于手术台上,也有人会在术后留下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后遗症。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其神经元之复杂,使得脑部手术变得尤为艰难。
所以张亚卓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极为严格。
比如,他会定期给学生们做切鸡蛋壳的“魔鬼式训练”。
即把一颗生鸡蛋放进模具里,然后操控手术器械给鸡蛋去壳,重点是:不能弄破鸡蛋。
伴随着“危险”的电钻声,鸡蛋壳会被一点点剥除,露出最后一层包裹着蛋液的白色软膜。
接下来,还要把白色软膜轻轻剪断,然后用细如发丝的手术线为鸡蛋进行缝合。
这期间不能使蛋液流出哪怕一点点。
直到整个鸡蛋被“开刀”之后、再被完整的“缝合”好,才算结束。
而这个模拟手术的过程是完全依靠器械操作的,手和实际物品距离很远;眼睛看着屏幕,一切都在显微镜下完成。
而这种“神仙级”魔鬼操作,就只是外科医生们的入门训练而已。
在张亚卓的团队里,每一次剥鸡蛋壳的“魔鬼训练”都必须万无一失。
脑外科手术极高的致残率,使得他们无法对自己松懈。
除了手术台、演练室,家里也是张亚卓的“训练基地”。
他习惯于抬着长长的手术刀修建花草,这种修建以毫米为单元做计算;而这个习惯,张亚卓一坚持就是半辈子。
还有练毛笔字。
因为在张亚卓看来,写毛笔字和抬手术刀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是抬着长长的工具,操控距离之外的一撇一捺,都需要妙用手的力量。
总之为了操控好一把小小的手术刀,张亚卓可谓是“无孔不入”、尽心尽力。
而顶尖医者,磨砺自己的技术只是为了不让自己放弃任何一次可能“救活”的机会。
比如7岁小女孩欢欢,一名脊索瘤患者。
肿瘤包裹了欢欢的颈内动脉,压迫着脑干和视觉神经,导致复视。
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肿瘤会造成欢欢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但问题是,欢欢肿瘤的位置处于寰枕区,一个有着极大风险的位置。
一旦损坏到一条哪怕很小的神经,都有可能造成瘫痪,但7岁的欢欢路还很长。
张亚卓不会因此退却,主刀了这场风险极高的手术。
而且术中还发生了意外情况,导航仪器突然发生故障关闭屏幕;也就是说,医生只剩下了手里的手术刀,失去了眼睛,但手术还在继续。
如果肿瘤识别不准确,手术刀碰到欢欢的大动脉,那就不仅仅是术后恢复的问题了,很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但张亚卓没有慌乱,几十年的丰富经验给了他强大的“人工”定位能力,如果意外已经发生,就只能选择尽量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
最终手术历时5个小时,顺利完成。
为了取出过大的肿瘤,张亚卓团队甚至需要现场制作剥离器等等。
我们发现一台手术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和术前想象完全一致的,而这些全部取决于医生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张亚卓团队招收了每一年的医学博士第一名,但这些“精英”依然要等上好多年才能主刀的原因。
除了脑外科,心外科心术也是另一场高难度挑战。
而且这场挑战,所涉及的团队和人员更为庞大。
需要多个科室沟通、多为主治医师开会研究、数十道手术环节的制定、上百次的高精度缝合、以及多位麻醉师配合等等。
几乎是多个团队协作,才能完成一台大型心外科手术。
比如片中一位患心脏动脉瘤的患者,血管内壁病变导致血液聚集在内外壁之间的中间层,压迫主动脉不断膨胀,直到脉壁变得单薄。
这时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喷嚏,都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大动脉出血,不到60秒就可以夺走患者的生命。
也就是说,患者必须马上进行手术,一刻都耽误不了。
但难点在于手术涉及靠近心脏的大动脉和大血块,平均涉及上百个缝合点。
尤其大动脉的缝合,力道和位置都必须极为精确,一个针眼或力度出错,都有可能造成大出血,每分钟毫升,又是一次危及生命的手术。
但手术依然必须进行。
多位医生配合,多个团队就位,多台设备连接。
甚至连动脉血管的缝合这一环节,就需要两到三位医生一起完成。
因为在米粒般大小的部位精确缝合几百针,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强度。
医学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一个高明的外科医生应该有一双鹰的眼睛、一颗狮子的心,和一双女人的手。
一句看似简单的话,但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可没那么容易。
而好的医生,不仅要会治病,还要会疗心。
根据调查,我国的癌症患者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因为心理恐惧导致病情加速恶化,才过早离开人世的。
所以作为一名“大病专家”,光有技术还不行。
镜头为我们呈医院的杨跃,是如何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
其温暖有力的话语,不仅是为了构建医患之间的信任,更是为了给患者治愈的信心。
这一点相信我们大家都有体会,医院,闻着浓重的消毒水味,当心里的害怕一点点升级时,来自医生的安慰是多么令人感激。
医院的妇科医生朱兰,不拒绝每一次罕见病症的出现,不排斥每一位焦躁患者的情绪,只要有希望,朱兰就会努力。
一位因车祸导致子宫严重畸形的患者,已经医院才来到协和。
每一次医生都会告诉她“切除子宫”,这对于还想做妈妈的患者来说无疑是深渊恶魔。
可是子宫早已经严重变形,想要挽回几乎没有希望,最好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切除。
但朱兰愿意在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尽力倾听患者的诉求。
这种“心里疗愈”早就是协和的传统。
从朱兰的“师祖辈”算起,朱兰的老师郎景和早就跟在老主任林巧稚身边学习这种“心理安抚”的力量。
据朱兰老师介绍,林巧稚曾在给一位哭闹的母亲接生时,为了平复母亲的心情,放弃了听筒,而是直接把耳朵贴到这位母亲的肚子上,亲自聆听孩子的心跳。
这一幕给了大家很深的印象。
医院的患者,他/她想要寻求的一定是安心。
而医生的关爱,让治疗变得更有力量,更具精神。
对于朱兰来说,这份精神还体现在她对疑难杂症的不断求知上。
所以她没有放弃患者的子宫,而是一次次地走进协和的档案室,翻看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保存的医治资料。
责任感和成就感驱使着朱兰不断求索,一次又一次地打通“任督二脉”。
为了做好一名医者,朱兰早已失去了“上下班时间”。
白天,医院给患者治病;晚上,她回到家里为患者做研究,以及带研究生和博士生,常常改论文改到深夜。
《业内人士》一共5集,这里不仅有有挑战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外科医生、“关爱心理”和“关爱病情”同等重要的妇科医生,还有堪称医界“特种兵部队”的协和急诊科医生等等。
镜头里的他们,用自己精益求精的技术、超高的职业素养,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之战中力挽狂澜。
从天坛神外,到安贞心外,到协和急诊等等,我们从中看到的是这群中国最顶尖医学专家们的伟大,也是对整个医学界的更多体谅和理解。
纪录片在B站登录没几天就突破了60万的播放量,目前B站评分高达9.9,在豆瓣上虽然没有亮分,但是评论上基本都是5星评价,甚至有网友说:
片子拍出了一出战争片的紧张感,值得一看!
如果硬要说一点不足,那就是打码。
片中手术环节被大量打码,微微影响了“重口味患者”的观影体验。
除此之外,我只能说完美。
实在想不到任何不看此片的理由,再一次向医务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