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第六节解构2探索问题的脉络
TUhjnbcbe - 2024/4/28 17:27:00

今天课的主要内容是解构的下半部分。

外化、解构和重写是叙事治疗里边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外化、解构和重写其实也是思考问题的一种哲学观。在叙事的咨询里(用叙事陪伴自己的个人成长),外话和解构都是经常使用的一个方式。而且外化、解构常常会一起来使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时候合并在一起,有的时候也会分开使用。

在正式讲解解构这部分内容之前,想给大家分享一个中德家庭治疗培训班第一次课上的一个内容。因为整个家庭治疗——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在系统家庭治疗特别是中德班的家庭模式培训后期,加入了很多后现代的内容。其中也有和叙事治疗里边比较相似的部分。有一次课上,系统家庭治疗培训的一个老师,讲到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和态度的时候,提到了很多关于建构主义的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和解构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上次课也给大家讲到,为什么叫解构?因为有了之前的建构,所以才有了后期的解构。建构主义是说,关于某一个事件、关于某一个问题,每个人如果来自不同的成长背景,看待事情和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正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建构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角度,可以有一个解构的方式。也就是去回溯一下,这个看待事情的观点是怎么来的?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每个人从小都生活在一个家庭环境里边,也有外在的社会大环境,爸爸妈妈会有意无意给我们灌输一些信息,比如“一个男孩子应该怎么怎么做”、“整个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要求和期待是什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之下,每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配偶、选择婚姻、选择伴侣等方面,也受到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除了受到外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受到我们自我监控的影响。

我会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对一个事件的观点的形成,它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了解了看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当我们有了多元的角度看待一个事情以后,我们也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

很多人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也是因为他们看待某个事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用句俗话来讲,就是钻进了牛角尖——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人让我们会觉得他好像挺固执的,别人跟他讲“你做这件事情不好”但在他的生命经验里就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说到这,我就想到一个例子。

医院看病,在眼科看到我前面有一个老年人。他跟医生说他要某一种药,医生帮他看了以后就告诉他说“如果想让你的角膜长好,你就不能再继续用这个药,你要用别的药才能让角膜长起来”。但他就是不听,非要坚持一定要开这个药。医生没有办法,就说“好好,我开给你,但是我已经告诉你了,如果用这个药对你的角膜是没有帮助的,只是可以暂时缓解一下症状”。但这个病人非常坚持,一定要开这个药。

我想,在他“一定要用这个药”的背后,也许有他的原因——也许他觉得点了这个药以后,他的眼睛会觉得比较舒服;也许他会觉得,看得比较清楚。但是,医生的建议是从科学的角度告诉他,这个激素类的药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却没有办法让你的角膜长好。而你这个病最根本的原因,是你的角膜没有长好。但这个病人坚持自己的经验是对的,所以就一定要开这个药。——这就好像民间说的钻牛角尖——就是他做任何的选择、他看待事情,只是在他自己的角度而看不到其他多元的思想。

刚才说到看待事情和看待问题的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关于社会文化环境,这是从大的系统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家庭的角度;第三个角度叫做自我监控。

其实我们很多的知识、很多的信念、很多对待事情对待问题的看法、了解和知识都是被建构出来的。也就是说,一些事情它就在哪儿,它就在那个地方。我们可能是从某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但有的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假设我在上海看月亮,大家在各自不同的家乡看月亮,或者说我们在美国看月亮、南极看月亮——月亮是客观存在的星球。它就在那个地方。但我们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看月亮,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机会能够坐着飞船到外太空看月亮,月亮又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而我们本身所具有的、观察事情的角度是从小就形成的。那么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刚刚说的三个方面,都在影响着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看法。

一、社会文化环境

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可能比较好理解。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拿择偶找对象这件事情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选择配偶也受到外在文化的影响。比如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能要找家庭出身比较好的,到七年代可能会要找军人,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找对象要找万元户,要找有钱的。到了21世纪,有一个相亲节目叫《非诚勿扰》,前几年有个女嘉宾说过一句“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让人印象深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每一个人择偶的标准是有方方面面的影响。

现在这个时代,相亲节目特别多。大家打开电视、打开电脑,各个电视台各自都有好多的娱乐节目、脱口秀节目。这些类型的节目,有的时候我也会看——看现在的年轻人择偶的标准是怎么样的,他们怎样看待爱情和婚姻,现在的社会大环境是怎样影响到他们择偶的观点。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下面,我从家庭的角度给大家举个例子,家庭环境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

比如有一个女性——因为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认为,一个女孩找伴侣,一定要找个比自己家有钱的,要不然大家会觉得没面子。她的整个家族的思想观念都是这个样子。如果嫁女儿、找女婿一定要找家里有钱的,要是哪家找了没有钱的就会觉得没有面子。这个女孩喜欢的那个人,他从事的职业赚不到什么钱,但是因为家族里的人都在攀比说“谁家的女儿嫁的好,谁嫁的老公比较有钱”,这个女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人,但是这个人没有什么钱。她的妈妈其实也面临着来自家族的压力。所以就会给自己的女儿一些压力。

当她结婚一段时间以后,长期受到来自原生家庭各个方面的压力:她老公确实因为赚不到什么钱,生活就不是那么宽裕,慢慢的就对老公有很多很多的怨言。结婚几年以后,这个女性发现自己得了乳腺癌,得了癌症以后她开始反思,开始想“到底什么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她得了乳腺癌后,她的医院看病、做化疗,因为做化疗很痛苦,而且会掉很多的头发。她老公都任劳任怨陪着她。那个时候,她突然就觉察到“到底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我们的人生里面,特别是当面临身体上的疾病、面临绝症的时候、生了大病的时候就会开始反思、觉察,就会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从叙事的解构的观点来看,我们就会问这样的问题,包括在做咨询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压力的来源,它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真的一定要嫁一个家里有钱的男性,家庭生活才是幸福的吗?

然后,自己就会开始提很多很多的问题,然后就会去思考:到底这个家族带给我的压力是怎么来的?它发展的脉络是什么?它受到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有一些什么影响?消极的影响是什么样?积极的影响是什么?当可以从多元的视角看待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因为有的时候,当一个人看事情、看问题只从一个角度看的话,就很容易像钻牛角尖一样的。但是我们解构——无论在咨询里面还是在个人成长里面,我们碰到一个事情、一个困难、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可以想一想:这个事情、这个压力指的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去看看它的来龙去脉什么。有一句诗叫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对一个事情用解构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到它的源头,去看一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里给大家举另外一个例子。有一个女性有姐妹两个,她是姐姐,因为家庭里没有儿子。所以父亲从小就有意无意地灌输一个思想:我们家没有男孩,我就把你当男孩养,你一定要给我争气等等。因为他们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会觉得一个家庭没有男孩是很丢脸的事情。所以父亲受到外界的压力、自己受到一些影响,回到家就会给女儿传递这样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影响下,这个女孩从小就特别的用功、刻苦,性格、穿着打扮也特别像男孩:她从来不穿花裙子,都是穿裤子、剪平头,言语和谈吐都特别像男孩。这就是家庭对于一个人的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影响。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环境压力之下,拼命的、不断的去追求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成功。很多人在某个时刻就出现了很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那么,当一个身体和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开始反思,就会开始用到叙事里边的解构,在想:

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努力?

我到底为什么要这么拼命?

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想法、这些观点是怎么来的?

我还可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我自己真正想做的?

昨天晚上,我看了东方卫视的“金星秀”——金星主持的一个电视节目。她采访一个十多年前、非常有名的中央台的娱乐女主播李霞,李霞非常优秀,在事业上非常成功,她是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女主持人,也是第一个BBC采访的中国艺人。在三十岁之前,其实她已经取得了让很多人羡慕的成就。

金星采访李霞的时候,问到了她的心路历程。因为她现在已经没有做主持人,而是在做电影制片人。她说年(大概29岁左右)的时候事业如日中天,各方面都发展的特别好。她主持一个节目需要连续4天持续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特别的劳累。工作到第三天的时候,突然觉得腰部特别不舒服,医院做了急诊检查,医生说是急性腰椎间盘膨出,需要立刻住院,如果再坚持工作的话,有可能会瘫痪。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二天所有的程序都已经排好了,她就没有办法就很难取消,还在主持节目,最后就是拿着话筒的手都在抖,因为腰椎间盘膨出是非常严重的。后来实在坚持不住,医院,在医院休养了好长时间。后来她开始反思,觉得自己应该减少一些工作量。后来她就离开了主持人岗位,去办了自己的学校,转型做一些别的事情。

我想这样的例子可能很多,很多看上去非常成功、非常有名、非常优秀的人,很多东西我们可能不太了解。他们好像都经历过拼命努力、想去做某些事情,但是生一场大病的时候,就开始反思: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所以,我特别喜欢叙事和叙事治疗的一点就是,除了我们可以用它来做咨询,可以用它来陪伴自己的个人成长,其实叙事的很多思维在我们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里边。如果我们看待方方面面的事情,看待我们个人碰到的很多的事情、问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用解构的视角来看待很多事情,我们的人生可能就会变得轻松一些。

三、自我监控

一个人童年所受到的家庭养育环境特别重要,比如像刚才举的那个例子,父亲可能随时都会和女儿说“我们家没有儿子,我就是把你当男孩养”等等。一开始是外界、父母对她的要求,后来就算父母没有在身边跟她讲,但这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就好像一个烙印镌刻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面。所以后来,就算别人不这么想了,但她脑海中好象始终有个声音跟她讲“你一定要做一个男孩子要做的事情,你一定要各方面表现得像男孩子一样才不会让父母亲失望”。这种自我监控,有的时候挺可怕。

其实每个人脑子里面,都有很多这种自我监控的思想和声音。无论是来自社会大环境的,还是来自家庭环境的,这些声音——就算我们离开了家庭,就算我们好象没有明显地受到外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这些东西好像已经内化作一种内在的声音,就像叙事的哲学观部分,圆形监狱的概念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就好像处在外圈塔楼里的囚犯一样,狱卒在中间,狱卒可以看见囚犯,但是囚犯看不见狱卒。狱卒好像24小时都在监控目标。但很多时候,狱卒其实不在监视塔里边。在外边被监视的犯人,还是觉得会有人监视自己,然后就自己约束自己方方面面的行为。我们的自我监控,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做个人成长的时候,特别重要的就是,需要停下来去觉察:

那个不断监控我们的声音什么?这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它在说些什么?它是怎么样建构而成的?

如果能够觉察到监控我们的声音是怎么来的,我们就可以去做一种新的觉察——如果没有觉察的话,我们可能在冥冥之中,就像命运不断地重复和轮回,在命运里边不断的重复自己原来的生活。但是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从那个圈子里面走出。

所以说,解构除了是一种理论和技术之外,更重要的,它就是一种看待世界的哲学观。也可以说,解构是一种可以从多元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的视角。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幅漫画是这样的:医院去看医生,医生跟他说“如果你再不控制你的饮食,可能一段时间以后,你连你们家的门都进不去了”。回到家里,他的妻子问“医院,医生和你说的什么呀”?他说“大夫跟我说,要换一扇更大的门”。

大家听出来这个漫画是什么意思吗?医生跟病人讲“你要控制你的饮食,要不然你连你们家的门都进不去了”,意思就是如果他不控制的话,他的体型就会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就进不了他们家的门。但是病人的理解是什么呢?病人的理解就是我们家的门要更大一点,要不然我就进不去。

所以大家看,在现实生活里,当有一个人说了一些话(做了一件事),他说的那些话(行为)就好像是触动了我们身上的某个心理学的开关一样,我们的身体就自动地出现了一些情绪,比如愤怒。民间有一句话叫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时候可能说的人并没有那个意思,但是听的人,由于她自己的种种观点的来龙去脉,所以就会把别人说的话也理解成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实际上,可能别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和体验当中,可以觉察一下:为什么那个人说了那个话、做了那些事,会激发我内心如此愤怒的情绪?是不是我内在有一个自我监控的声音,或者是有个自我监控的模式在那个地方?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说那个人有问题,而是他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触动了我们自己身体(心理)的某个开关。就好像是一个自我监控的机器,而那个说的那些话触发了我们既往的思维模式,让我们出现了一个自动的反应。如果我们可以带着解构的思维去看待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它,就可以追溯一下:

这个愤怒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还可以看一看,这个愤怒的情绪它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会出现?如果说在童年的时候,也曾经在类似的情景下出现,那个情景是怎么样的?就好像有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看隔壁的XXX就比你聪明,你怎么就这么笨,你怎么就学习学不好呢?”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重复这样的话,到后来,这些父母和孩子互动的模式,会像烙印一样的烙在孩子的大脑里面。到最后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笨,也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这就是一种自我监控。

所以要解构一件事情,要从多元的视角来看待一件事情,如果要去追溯这个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就需要用解构的观点,无论在咨询中,还是在个人成长中,至少可以从刚才我说的三个方面来对一个事情进行解构。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解构的故事的例子。

有一本小说叫做《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是一个美籍阿富汗裔的作家写的。我觉得写这本小说的作者看待问题的视角还是比较解构的。我们通过这个例子来讲解一下,怎样带着解构的眼光来看待一件事情,

小说的作者原来是阿富汗人。因为他们家比较有钱,后来阿富汗发生战争,所以他们家移民到了美国。在他小的时候,他们家比较富有。阿富汗的阶级和阶层的贫富差距特别大。在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里边,阶层和阶层的流动性很差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些社会问题。

什么叫做阶层的流动性差?就是富人永远是富人,穷人就是穷人。穷人永远活在穷人的圈子里,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到比较好的教育进入中产阶级、进入比较富有的阶层。包括像印度也是一个阶层划分很严格的国家,在各个阶层和种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所以就限制了一个人往更好的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

在一个社会里,当人没有流动的机会,就算他再怎样努力也不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很多隐患、很多社会问题就会出现。包括在现实生活里边,大家看新闻、看报纸、看网络上的很多信息,有时会有这样的新闻,可能有人从小受到一种相对不公平的待遇,不管他怎样做都得不到外在的资源,心里就充满了很多怨恨、愤怒和仇恨。但他又不知道他的情绪从何处渲泄,他就有一种对社会的报复心理。以前曾经有人拿着刀冲到幼儿园乱砍人,但实际上无辜的孩子、无辜的老师跟他也无冤无仇。

刚才这本书的小说里的主人公,他们家比较有钱。在他十二岁的时候,他家有一个仆人的儿子比他小两岁——当然,在他们的社会里边,有钱人就是有钱人,穷人就是穷人,穷人和富人有非常明显的等级划分。他们家里那个仆人的儿子每天跟在他后面。当少爷要出门去,(仆人的儿子也是仆人)他就要负责小主人方方面面的生活。而这个少爷,也就是小说的男主人公,他觉得父亲对这个仆人的儿子很好,经常给他买东西,他心里就很愤怒,觉得父亲的做法非常不公。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他的父亲要对一个仆人这么好?因为那个社会文化环境贫富差距大,阶层和阶层之间的界限很清楚。

小的时候,他们俩经常在一起。他出去玩,这个仆人就跟在他后面。他去到哪里,这个仆人就跟到哪里,忙前忙后的帮他处理各种问题。如果被别人欺负的时候,这个比他还小的孩子会保护他,帮他打架。尽管为了保护他被别人打得一塌糊涂。有一次他出去玩风筝,风筝被吹跑,小男孩就去帮他把风筝追回来。尽管仆人小男孩儿对他很好,这个小少爷还是觉得很愤怒。

然后他想了一个办法,他一定要把小男孩从他们家赶走。因为无法容忍他的父亲对一个穷小子这么好。这也是他从小出生后,周围环境灌输给他的思想观念——就是穷人就应该过穷人的生活,富人就应该过富人的生活。有一次他把东西藏到这个仆人的家里,然后诬陷小男孩偷了他的东西。

让他感到特别难过的是,当他的父亲发现这个东西藏在小男孩的房间里,他的父亲居然没有把这个小男孩赶走,还原谅了他。这个时候,他就更加愤怒了。仆人觉得他们在这个家呆不下去了,就主动从他们家走掉。当然他们走掉以后,也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的阶层里面生活,也没有钱、没有资源去接受比较好的教育。

后来,他们慢慢长大。当长到20多岁,这个年轻人因为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就去到美国,然后和同一个阶层的女性结婚,在美国过着富有的生活。但那个仆人男孩离开他家以后,后来和同一个阶层的穷人结婚,生了一个孩子。那时候阿富汗国内有很多战争,不要说穷人,连有钱人的生活都过得很糟糕。在战争环境里边,肯定不会有谁的日子会比较好过。所以夫妻俩在战争中被虐待,双双死掉,留下了一个小男孩。

这个孩子也很惨。有些人把未成年的小男孩抓去,一方面是奴隶,另一方面就是做性奴。这个小男孩就被性侵,被很糟糕的虐待。小说里的男主人公(就是那个少爷)移民到美国以后,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以后,他家的一个亲戚就跟他说:“你知道吗?小时候跟你一起玩的男孩,其实是和你同父异母的兄弟。”

原来,那个男孩是他父亲和他家的一个女佣人生的孩子。但是,因为在那个大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边,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被别人知道,对全家人都很糟糕。所以,那个女佣人就嫁给他们家的一个仆人,两个人都是仆人。那个小男孩的亲生父亲也是他的父亲,也就是说,他俩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小说的男主人公开始很难过,然后开始有一种忏悔——这个可能和他后来移民美国,接受了很多其它思想的影响,见识了不一样的东西,他的视野逐渐开阔,也许他换了一个环境后,他看待问题的视角和以前就不一样了。或者说他带着一种觉察,也带着叙事里这种解构的思维来看:他们两个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为什么两人的命运如此的不同?他突然就产生一种忏悔的心理,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来赎罪。他突然就有一种想法,觉得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我想,如果他没有去美国,一直待在原来的那个环境,也许他很难有一种叙事的解构的思维,因为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所以他后来就有一种忏悔,他冒着很多的风险(因为国内有很多战争)想很多办法,花了很多钱,冒着生命危险,经历了很多困难,把他的侄子(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的孩子,那个小男孩还不满10岁,还遭遇了很多虐待,身体的,性的)带到了美国。

小男孩刚到美国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呆滞的。因为受了很多的创伤。小说的男主人公陪伴这个孩子的方法,就是静静地坐在他旁边。因为那个孩子根本就不说话,很多受到过创伤和虐待的孩子,他内心的创伤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他就陪着那个孩子静静地坐在草地上。有一次他就想到,小时候他和那个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那个兄弟已经死掉)会一起去放风筝。所以他就带着那个孩子去放风筝。经过好长好长时间的陪伴,终于有一天,当那个孩子看到风筝的时候,好像眼神里边透出了一丝光亮,然后就追逐着风筝开始跑起来。

小说到这个地方就戛然而止了。这个小说如果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它也带着很多解构的思想观念:

小说的男主人公,他小的时候特别仇恨那个小男孩,他不知道他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周围的人、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都在告诉大家:富人就应该过富人的生活,穷人就应该过穷人的生活,穷人就应该被欺负。最可悲的就是——一个常年被欺负的人,一个常年被虐待的人,他自己认同了自己的命运,自己认可自己应该是被虐待的,自己应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是最可悲的。因为他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思维。他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反抗,自己要去反抗。

如果我们自己有叙事的思维,有解构的思维,假设自己曾经受过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对待(多年以来,我们都觉得这个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就可以看看:

别人那样对我们是公平的吗?他那样对我们中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吗?理所当然的对待我们的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还可以从别的看问题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那么,就会开始有反思,会有觉察。无论是在咨询过程当中,还是我们对于自己个人成长的陪伴,我们至少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解构:一个是社会文化环境;一个是家庭的角度;一个是自我监控的方面。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的角度和自我监控方面,有没有一些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思想在影响着我们,我们必须要去满足这些标准吗?不断的满足这些标准,是不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和烦恼?

比如说,假设有一个城市里的男孩子,可能从外地到上海来打拼。他有四个姐姐,两个妹妹。他是他们家唯一的男孩。所以父母对他有很高期待,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等等。他从小就背负了很多的压力:在家里受宠,姐姐妹妹都牺牲自己供他读书。大学毕业以后,他希望自己能够赚很多的钱,能够改善整个家庭的命运——因为这么多姐姐妹妹为他牺牲,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心里的压力和负担特别大:其实从他的个人能力来讲,他可能没有办法达到很高的成就,去赚很多很多的钱。另外一方面,整个家族又给他很高很高的期待。一方面是家族的期待,另外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能力达不到。

在这种矛盾中,一个人就活得特别痛苦。当一个人背负了家庭和家族的期待,但是又满足不了那个期待的时候,就会特别的痛苦。还有就是这个社会文化环境认为说,怎么样才是一个成功的人?大家如果有工作单位,工作单位考核的标准,会认为怎样才是成功的人?你要去满足那个标准,可能就需要不断的去付出、去实现那些标准。

有两种痛苦的产生。一种就是那个标准放在那儿,自己需要不断的做很多努力和付出,去达到那个目标。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都达不到,就觉得自己很失败,就会很痛苦;还有一种痛苦,就是为了实现那个目标(大家公认的那个目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付出,最后虽然达到了那个标准。但是可能自己身体、精力各方面都透支了,最后出现很多身体的问题,也觉得很痛苦。而且所谓的成功的标准肯定是永无止境的,达到一个标准还有另一个标准,然后一级一级的去满足,然后就不断的有各种标准。

我们学习叙事,其实也不是说,主流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好的,而是说学了叙事,我们有了解构的思维。叙事能够让我们从多元的角度、多元的视角来看待一些事情,让我们不是用一种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一个人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一件事情,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人们说,自古华山一条路,是形容华山的艰险,只有一条路可以登上华山。另外还有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我想,事情还是那件事情,它就放在那儿,我们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它,可能就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如果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的人生选择就不一样。

好的,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节解构2探索问题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