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泉州网
指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俊峰
泉州网8月11日讯(记者许奕梅)持续高温天,不少病毒也进入了活跃期。近日市区不少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因反复发热、咽喉部疱疹、手医院就诊。医生提醒,目前正是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多发期,儿童抵抗力差,因此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防护,避免中招。
出游回来幼儿反复高热频流口水查出病毒感染
日前,家住市区的2岁男童小斌(化名)随家人一同出游,回家两天后开始发烧。父母想可能是感冒,便先让孩子在家观察两天。但在这期间孩子频频流口水,进食困难,还反复高烧不退,甚至一度烧到40℃,父医院。
经医生检查并抽血化验,小斌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孩子的口腔咽喉部位有溃疡,并因合并细菌感染出现反复高热,医生为小斌办理住院治疗。在进行了对症治疗后,小斌的发热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住院5天后便治愈出院。
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吴俊峰介绍,疱疹性咽峡炎和它的“近亲”手足口病都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往通常在春夏交替之时高发,但盛夏以来该病的门诊量依然不少,目前医院每日接诊患儿二三十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多累及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及口腔和咽峡部疱疹,这些症状在临床上有时也会同时发生。
两者潜伏期最长7天出现反复高热及时就医
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呢?
吴俊峰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经常伴随高烧,在出现口腔疱疹的同时或者是出现疱疹前,患儿往往就已经开始发烧,其最主要的特征为咽喉部充血和疱疹性病损。因为有溃疡,大龄童会告知有明显疼痛,婴儿多表现为哭闹、烦躁、拒奶、频流口水、呕吐等。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溃疡和手、足、臀部(有时可全身)皮疹,外观为小的红斑、凸起或水疱。口腔溃疡主要在咽峡部,也会出现在整个口腔、包括舌体上。口中溃疡会导致吞咽疼痛,年幼的儿童会拒食,手足的皮疹也可能引起疼痛。
吴俊峰指出,两者的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呼吸道途径,如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被此病毒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传播。潜伏期一般为5-7天,会在1周左右自行消退,无特效治疗药物,但有一些治疗能帮助缓解症状。手足口病除了发热、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疱疹等临床表现外,重症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因此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对症治疗,避免因反复高热引起继发性感染。
吴俊峰建议,患儿应尽量居家休息,家长也尽量少串门,避免成为病毒传播媒介;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等;家长要注意引导婴幼儿童勤洗手,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的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外出时戴好口罩并做好个人防护。如发现患儿持续高热不退、呕吐、无力,甚至高热惊厥,家长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