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肌筋膜炎又称肌筋膜疼痛(或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多因长期肌肉劳损、无菌性炎症或外伤治疗不当而形成,经常涉及神经病理性因素,常见于腰背和颈肩部。肌筋膜炎的保守治疗主要是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和口服药物,目的是镇痛、肌肉松弛和增大运动范围。
01了解肌筋膜炎,如果肌筋膜系统受到干扰,则可能会产生模糊的症状
1、疾病概述
肌筋膜系统由固体(肌肉,骨骼,软骨和脂肪组织)和液体(血液,淋巴)组成,其中结缔组织在肌肉的末端变厚,使肌肉附着在骨骼上,从而可以通过肌肉将运动传递到其所附着的骨骼。神经组织(轴突和各种传入神经及其发出的末梢神经)被包封在多个筋膜层中,组成肌筋膜连续体,相互协调运动。
如果肌筋膜系统受到干扰,则可能会产生模糊的症状(并不一定总是很明显),会出现局部疼痛、功能受限、容易劳累或各种形式的转移性疼痛。对于肌筋膜炎患者而言,红外热成像所示患区存在三种情况:温度偏高、温度偏低、混合温度(相比于健区依然整体可以有较大温差)。
研究发现,温度偏高的患者病史较短,温度偏低的患者病史较长,混合温度的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将红外热成像与肌筋膜炎发病原理相结合,即可解释本实验的结果。肌筋膜炎发病初期,炎症因子释放,局部血供丰富,皮温增高,此时采用神经阻滞注射激素以及局麻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及水肿。
随着疾病演变,纤维增生,血供减少,皮温降低,此时需要使用银质针导热疗法,加速局部血供及代谢,缓解肌肉痉挛。通过观察红外热像图的轮廓和温度的差异,初步揭示了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的热图基本特征,为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他们发现体格检查的最压痛点与热图最高温处基本吻合,因此他们认为可以通过热像迅速且直观地找出最压痛点位置,帮助寻找原发病灶、定位原发压痛点,并进行针对性的推拿治疗,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2、损伤及治疗机制
肌筋膜炎多发生在肌肉过度劳累或外伤迁延不愈时,此时肌肉痉挛水肿,而筋膜扩张程度较小,导致肌肉内压力增高,致炎因子(缓激肽、组胺、P物质等)释放,促进病变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炎症阶段的红外热成像显示局部皮肤表面温度较高,此时的治疗应以消除炎症、减轻水肿为主,即口服消炎镇痛药或采取神经阻滞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不仅仅是在神经根周围注入局麻药,还加入了糖皮质激素和甲钴胺注射液,可以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减轻水肿,加强神经营养,促使神经功能恢复。若此时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恰当,则极大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肌筋膜炎,静息状态下的肌肉活动较高,导致肌肉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对动静脉血管产生较大压迫。
导致受损处局部缺血缺氧,血流和氧合的减少也会刺激受损组织释放炎性因子和乳酸堆积,因此慢性肌筋膜炎患者更容易出现肌肉酸痛和疲劳。受到损伤的软组织纤维化,顺应性下降,出现肌肉僵硬,甚至造成活动范围受限,此时红外热成像显示病变部位温度偏低(即C组的红外表现),应当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组织营养供应,恢复受损纤维为主要治疗目标。因此此时适合银质针治疗,其针体较韧而软,导热性能好,可将热量传导到深处的受损肌肉和筋膜附着区,从而加强血液循环,改善局部氧供,促进局部代谢物和致痛物质的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松解椎板、小关节、横突等部位的软组织。
缓解肌痉挛,改善血供和氧合,并且可以通过破坏骨骼和肌肉连接处的神经末梢,有效镇痛。因此我们认为,在肌筋膜炎的不同发展阶段,适宜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致炎因子释放期皮肤温度偏高,应选择神经阻进行滞消炎镇痛;组织纤维化,肌肉活动减少时皮肤温度偏低,应选择银质针导热解痉,改善循环。
02红外热成像可以用于肌筋膜疼痛的辅助诊断,可帮助定位原发压痛点
1、查找触发点
肌筋膜疼痛又称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其症状主要由肌肉触发点引起。TrP一般认为是拉紧带、超敏点和牵涉性疼痛,分为活跃性和潜伏性TrP,二者可相互转化。MITI不擅长检测潜在的TrP;而对活跃性TrP的诊断敏感性相对较高。
活跃的TrP在急性期可以是5-10cm的热点,中心温度较高,周围温度偏凉,这可能是由于触发点位置的肌肉紧张产生了热量、局部炎症聚集以及周围的血流相对不足;在慢性期可以是一个冷点。
TrP周围红细胞浓度升高,移动速率降低,体温低于正常组织,可能与TrP周围局部缺氧有关。利用红外热成像研究推拿治疗肌筋膜疼痛,发现健康组高温区接近于脊柱,而治疗组高温区则多偏离脊柱,且压痛点与高温点基本重合,由此他们认为可以通过热像图温度最高点提示最压痛点位置,帮助定位原发压痛点寻找原发病灶。
2、判断肌筋膜疼痛进展阶段
背部肌筋膜疼痛患者的热图有三种情况:低温型、高温型和混合温度型。热图所示低温型的患者病史较长,均以年计;高温患者病史相对较短;而混合温度型患者临床症状反复出现,且温度高低与疼痛剧烈程度之间的关系暂无定论。
当人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肌肉疲劳、损伤并开始释放炎性因子(P物质、缓激肽、组胺、乳酸、ATP),导致皮肤表面辐射热增加,温度升高,MITI显示高温区边界不清,周围存在一个降温过渡区,证实了病灶区充血的存在;此时,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疼痛将从急性期进展到慢性期。
长期肌肉疲劳导致肌肉内压力增大,组织粘连和纤维化,最终小血管闭塞;局部区域由充血变为缺血,热辐射减少。因此,温度较低,边界清晰,周围没有或温度过渡区不明显;混合温度区疼痛反复发作,更容易出现肌肉疲劳。
利用MITI检测并对比传统姿势工作和直立姿势工作时的背部温度时发现直立姿势时背部温度低于传统姿势,且颈背部疼痛减轻,认为MITI适用于肌肉压力和劳损方面的测量,可以用于肌肉活动评估和动作姿势的矫正,以减少背部肌筋膜疼痛的发生。
结语:长时间的疼痛会导致患者精神压力较大,痛觉过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主观的疼痛评分和痛阈测量对于慢性肌筋膜疼痛患者可能并不准确,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客观的评价工具去评估治疗效果,红外热成像在这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