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甘肃省人民医院完成首台天玑骨科机器人
TUhjnbcbe - 2023/9/7 21:09:00

手术现场。

刘林给患者马先生做检查。

年12月6日,在接受了甘肃首台骨科机器人实施的腰椎手术三天后,来自静宁县的马先生可以下地走动,腿部不再麻木。而在这之前的10多年里,这样的场景他想都没想过,也不敢想。

“现在医学发达了,病人有福了。”这是马先生的福气,也是所有患者的福音。

年12月3日,医院骨二科主任刘林教授团队成功开展甘肃第一台“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Endo-TLIF治疗腰椎滑脱合并退变性腰椎侧弯手术,医院的骨科手术向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骨科机器人新时代迈进。

A首台骨科机器人“上岗”做手术

今年68岁的马先生腰痛10余年、伴随左下肢疼痛麻木1年多。10多年里,被腰疼折磨的马先生一直不敢做腰椎手术,“手术风险大,不敢冒险。”马先生的病情一拖再拖,直到今年12月份。医院引进的甘肃第一台重量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落地于该院,马先生也成了第一位接受其手术的患者。

12月3日,在医院手术室,全身麻醉的马先生进入睡眠状态。刘林教授和他的团队准备就绪,和“天玑”手术机器人一起实施手术。

“机器人精准化、智能化的操作,如同电子眼一般,能够看到医生看不到的地方。”刘林说,以前实施该类手术,风险较大,手术时间长,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造成患者瘫痪,但这次实施的手术2个多小时便完成,病人不到24小时就可以起床了,“天玑”手术机器人为患者带来福音,也极大地方便了医生,将手术失误降低至最小。

B“天玑”是骨科手术医生的“第三只手”

早在“天玑”之前,医院已经有“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但不同的是,“中国造”的“天玑机器人”专攻骨科,是最新的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

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相比有三大难题:视野差、难精准、不稳定。也就是说,人眼无法“透视”看到骨骼的内部结构;在打螺钉时,人手的稳定性和操作精确度不够;人手在控制力、稳定性和重复性操作方面都存在不足。

“骨科手术位置深、空间狭小且毗邻重要神经和血管,尤其是脊柱和骨盆手术更是如此,有一双可以透视的眼睛看清人体内部结构、有一条稳定的操作路径保证手术质量,这是骨科手术最迫切的需求。”刘林称,“天玑”手术机器人拥有“透视眼”,可进行深层三维空间的精确定位,将虚拟的手术计划转变为现实的空间位置,手术路径更加精确无误。对螺钉适合的长度、宽度、进入骨骼的角度,“天玑”都能准确计算,精度可以达到0.8毫米。在稳定性上,机器人采用运动仿真技术,预判运行轨迹,避免与患者或操作者发生碰撞。机器人采用关节力控制技术,在碰到障碍物时自动停止,防止对医患造成意外损伤。

据悉,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以术中影像资料为指引,建模患者实时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而后根据分析结果,生成一份“完美”的手术计划。

刘林介绍,在手术过程中,“天玑”充当着骨科手术医生的“第三只手”,借助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折不扣地执行术前计划的每个细节,实现教科书般的手术效果。

C创伤面小恢复快

同时,相比其他手术机器人,“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颠覆了传统骨科手术的大切口、大创伤、易感染的手术模式,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并达到微创、精准的理想效果。术后患者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少,极大地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传统腰椎手术,伤口长创伤面大,也影响患者人体美观。但借助机器人做微创手术,伤口只有1厘米,创伤面小恢复快。”据介绍,全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在全可视化脊柱内镜下进行TLIF手术,全内镜的优势在于小切口大视野,术中采用7.3mm脊柱内镜搭配15mm的大通道,利用镜下环锯充分地将椎间孔的“门”打开,不仅能够实现度的减压操作,而且能够在通道内处理椎间隙、置入融合器,镜下可清晰进行精准操作,辨认突出和变性的髓核组织、周围血管、受压水肿的神经根、搏动的硬膜囊、肥厚的黄韧带等解剖结构。

刘林称,该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中“镜显其能”,比传统可扩张通道下的TLIF手术更微创、更精准、更安全,给广大腰椎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目前,“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已在我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50医院实现常规临床应用近例。

文/图记者欧阳海杰

1
查看完整版本: 甘肃省人民医院完成首台天玑骨科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