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窦一博,陈华江
插图/蓉
有认真的粉丝后台抱怨,你们有时候说话,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完全不知所云,能不能解释清楚点
这期我们就贴心地解释下,上期的专有名词什么是硬膜·外。
我们的脊髓,就是你吃羊蝎子、鸭脖子时,能从中间洞洞里抽出来那个长长的、软软的、白白的东西。
火锅店里,也会有单独的“羊脊髓”可以点。
一看就很脆弱,对吧?
这脆弱的东西可是高级中枢,管着全身的各种生命指令传输。
脊柱中间那个洞洞,连起来就是保护脊髓的“隧道”。
“隧道”虽然坚固,保护了脊髓;但如果只有“隧道”,当你又蹦又跳的时候,脊髓在“隧道”里会撞完东墙撞西墙啊!
大自然当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创造了“硬膜”来保护脊髓,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减震。
整个硬膜像一个完整的袋子,里面灌着“脑脊液”,脊髓泡在脑脊液里,相当于四面是“水垫子”保护。
有较真的同学可能会说,脊髓周围有水?有水袋?
那我吃羊脊髓的时候,怎么没吃出过“爆浆”的感觉?
硬膜可是很薄的,手术当中可以看到,做MRI都看不到。
MRI上,两溜白色的竖条,就是脑脊液的图像。
而硬膜太薄,MRI上是看不到的。
羊的脊髓一拿出来,水当然流走了,硬膜就会贴在脊髓表面。
你想象下新鲜荔枝,去壳后还有层薄膜,弄破会有糖水流出来、再里面才是荔枝肉,那个感觉就比较接近硬膜、脑脊液和脊髓的关系了。
同样道理,荔枝稍放2天不新鲜了,你就剥不出来那层膜了。
它不会直接接触脊髓,但可以把硬膜压瘪、把脑脊液挤走,间接压在脊髓上。
没了脑脊液的“软”支持,硬膜就像一张“被单”、盖在脊髓上,压在硬膜上跟直接压在脊髓上没啥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