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盲医考实用人体学复习指南一 [复制链接]

1#

点上面“无障碍”开启你的新世界,点右上更多分享给好

《实用人体学》复习指南(一)

第一单元绪论

细目:绪论

要点一: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要点解析:

1.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它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也是机体与环境联系的基本方式。机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生殖、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停止。

2.兴奋性: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具有随周围环境改变而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的变化称为刺激。活体组织在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时,存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接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由安静转为活动或活动由弱变强称为兴奋;二是接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由强变弱或由活动变为静止称为抑制。一种刺激作用于组织究竟引起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以及组织当时的功能状态。同样的刺激,由于刺激的强度不同,反应可不同。

3.适应性: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功能称为适应性。例如在高原环境生存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增加,以增加运氧能力。另外物种级别越高,适应性越强。

4.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任何生物个体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必然要衰老、死亡。高等动物生殖主要是通过两性的交配实现的,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要点二:内环境与稳态。

要点解析:机体的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的特点是其内含有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如离子浓度、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这种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机体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要点三: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要点解析: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它是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方式。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例如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每种反射,都有一定的反射弧,故一定的刺激便引起一定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损伤,都将使相应的反射活动消失。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精确。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对机体各部分发挥的调节作用。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靶细胞。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慢、作用广泛、持久,对调节机体的新胨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在完整机体内,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是相辅相成的,而神经调节在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神经系统同全身各器官有广泛的联系,多数内分泌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所以,体液调节常作为反射弧传出途径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辅助部分而发挥作用,形成“神经-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细胞、组织或器官受到环境变化的刺激时,其本身所呈现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是一种比较简单、局限的原始调节方式,其调节幅度较小,但仍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在机体活动调节中,不仅是调节(控制)部分对受调节(受控)部分的调控,而且受调节部分对调节部分有返回性影响。这种受调节部分反过来对调节部分的影响,称为反馈作用。反馈作用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类型。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相反的反馈。在机体活动调节中最为常见。例如正常血压的维持、激素水平的稳定属于负反馈,其意义是使某种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的作用一致的反馈。

第二单元人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细目:人体的基本组成与结构

要点一:人体的分部。

要点解析:人体可分为10个局部,头部(包括颅、面部)、颈部(包括颈、项部)、背部、胸部、腹部、盆会阴部(后四部合称躯干部)、左、右上肢与左、右下肢。

上肢包括上肢带和自由上肢两部分,自由上肢再分为臂、前臂和手三个部分;下肢分为下肢带和自由下肢两部分,自由下肢再分为大腿、小腿和足三个部分;左、右上肢和下肢合称为四肢。

要点二:人体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要点解析: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手掌朝前,两足并拢,足尖朝前,

2.方位术语

(1)上、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后: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也称腹侧;距人体背面近者为后,也称背侧。

(3)内、外:是描述空腔器官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近内腔者为内,远离内腔者为外。

(4)浅、深:距皮肤近者为浅,远离皮肤而距人体内部中心近者为深。

(5)近侧、远侧:用于四肢,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

(6)内侧、外侧: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上肢的尺侧和桡侧、下肢的胫侧和腓侧是描述四肢与正中矢状面相对位置的术语,相当于躯干的内侧和外侧。

3.轴与面

(1)轴:是描述人体器官形态,尤其是叙述关节运动时常用的术语。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垂直于水平面,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

2)矢状轴:为前后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

3)冠状轴:或称额状轴,为左右方向与水平面平行,与前两个轴相垂直的轴。

(2)面

1)矢状面:按矢状轴方向,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断面即为矢状面。若将人体分为左、右两等分的断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也称为额状面。

3)水平面:与上述两面垂直并与地平面平行,将人体横断为上、下两部分的断面,又称横断面。

第三单元运动系统

细目一:骨及骨连结

要点一:概述

(一)骨的分类、构造,骨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

要点解析:

1.骨的分类:成人有块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四部分。按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2.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胶原纤维束和黏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两种成分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幼儿时期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一半,故弹性较大,柔软,易发生变形,在外力作用下不易骨折或折而不断,称青枝状骨折。成年人骨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为3:7,最为合适,因而骨具有很大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二)骨连结的种类,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及运动形式。

要点解析:

1.骨连接的种类:按骨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直接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类;间接连结又称为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髙分化形式。。关节相对骨面互相分离,有充以滑液的腔隙,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2.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主要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3.关节的辅助结构:一些关节为适应其功能还形成了特殊的辅助结构,这些辅助结构对于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或稳固性都有重要作用。关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襞和滑膜囊。

4.关节的运动:滑膜关节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沿三个互相垂直的轴所作的运动。

(1)移动:是最简单的一个骨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面的滑动。如跗跖关节、腕骨间关节等。

(2)屈和伸:通常是指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相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称为屈;角度增大称为伸。在足部,将足背提起向小腿前面靠近为踝关节的伸,也称为背屈;反之为踝关节的屈,也称为跖屈。

(3)内收和外展:是关节沿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为内收,反之,远离正中矢状面称为外展。

(4)旋转:是关节沿垂直轴进行的运动,如肱骨围绕骨中心轴向前内侧旋转,称旋内。向后外侧旋转,则称旋外。在前臂桡骨对尺骨的旋前、旋后运动,则是围绕桡骨头中心到尺骨头的轴线旋转,将手背转向前方的运动称旋前,将手掌恢复到向前,而手背转向后方的运动称旋后。

(5)环转:运动骨的上端在原位转动,下端则作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出一圆锥形的轨迹。能沿两轴以上运动的关节均可作环转运动,如肩关节、髋关节和桡腕关节等,环转运动实际上是屈、展、伸、收依次结合的连续动作。

要点二:躯干骨及其连结。

(一)脊柱及其连结

要点解析:

1.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椎弓是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为椎上切迹、椎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伸向后方或后下方,尖端可在体表摸到。横突1对,伸向两侧。关节突2对,分别向上、下方突起,即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相邻关节突构成关节突关节。

(2)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1)颈椎:椎体较小。上、下关节突的关节几乎呈水平位。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的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呈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

第2颈椎又名枢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齿突原为寰椎椎体,发育过程中脱离寰椎而与枢椎椎体融合。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2)胸椎: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其两侧面近上、下缘处分别有上、下椎体肋凹,与肋头相关节。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

3)腰椎:椎体粗壮,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关节面向外。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在此处作腰椎穿刺术。

4)骶骨:由5块低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中央有骶管(盆面(前面)凹陷,上缘中份向前隆凸,称岬;中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背面粗隆凸,正中线上有骶正中嵴,其外侧有4对骶后孔。骶前、后孔均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骶管上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作为标志。骶骨外侧部上宽下窄,上份有耳状面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后缘有向上的一对上关节突,与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相关节。

5)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2.椎骨的连结: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形成脊柱。

(1)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除外)。椎间盘由中央部的髓核和周围部的纤维环构成。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起“弹性垫”样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2)韧带:

1)前纵韧带:是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的纵行韧带。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向下至低骨,宽而坚韧,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后纵韧带:位于椎管内,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后面的纵行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窄而坚韧,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是附着于各椎骨棘突尖端的纵行韧带。其在颈部向后扩展成三角形矢状位的膜状结构,称项韧带。

5)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连结相邻棘突间和横突间的韧带。

6)项韧带:为在项中线呈矢状位的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向下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

(3)椎骨间的关节

1)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只能作轻微滑动。

2)寰枕关节:为两侧枕髁与寰椎侧块的上关节凹构成的联合关节。两侧关节同时活动,可使头作俯仰和侧屈运动。

3)寰枢关节:包括3个滑膜关节,分别称为寰枢外侧关节(2个)和寰枢正中关节。寰枢外侧关节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的后部及内侧均有韧带加强。寰枢正中关节由枢椎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寰枢关节沿齿突垂直轴运动,使头连同寰椎进行旋转。寰枕、寰枢关节的联合活动能使头作俯仰、侧屈和旋转运动。

3.脊柱的构成及运动

(1)脊柱的构成:脊柱是由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构成人体的中轴,上端承载颅,下端连结下肢带骨,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功能。

(2)脊柱的运动:脊柱运动在相邻两椎骨之间是有限的,但整个脊柱的活动范围较大。可作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在颈部,颈椎关节突的关节面略呈水平位,关节囊松弛,椎间盘较厚,故屈伸及旋转运动的幅度较大。在胸部,胸椎与肋骨相连,椎间盘较薄,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棘突呈叠瓦状,这些因素限制了胸椎的运动,故活动范围较小。在腰部,椎间盘最厚,屈伸运动灵活,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限制了旋转运动。由于颈腰部运动灵活,故损伤也较多见。

4.脊柱的生理弯曲:脊柱侧面观,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这些弯曲增大了脊柱的弹性,对维持人体的重心稳定和减轻震荡有重要意义。脊柱的每一个弯曲,都有它的机能意义,颈曲支持头的抬起,腰曲使身体重心垂线后移,以维持身体的前后平衡,保持稳固的直立姿势,而胸曲和骶曲在一定意义上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

(二)胸廓:

要点解析

1.胸廓的构成、形态及运动

(1)胸廓的构成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通过椎间盘、韧带、关节连结而成,具有支持和保护、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

(2)胸廓的形态: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胸廓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壁。

(3)胸廓的运动:胸廓主要参与呼吸运动。吸气时,肋的前部提高,肋体向外扩展,同时伴以胸骨上升,胸廓前后径、横径增加,从而使胸廓的容积增加;呼气时肋下降恢复原位,胸廓容积随之缩小。

2.胸廓上口和胸廓下口的形态及构成:胸廓上口较小,向前下倾斜,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椎体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膈肌封闭胸腔底。

3.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前凸后凹,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们及,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4.肋的形态、分类及第一肋的特点:

(1)肋的形态:肋骨属扁骨,分为体和前、后两端。后端膨大,称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肋凹相关节。外侧稍细,称肋颈。颈外侧的粗糙突起,称肋结节,有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相关节。肋体长而扁,分内、外两面和上、下两缘。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体的后份急转处称肋角。前端稍宽,与肋软骨相接。

(2)肋的分类:肋由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3)第一肋的特点:第1肋骨扁宽而短,分上、下面和内、外缘,无肋沟。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为前斜角肌腱附着处。其前、后方分别有锁骨下静脉和锁骨下动脉经过。

5.肋椎关节、胸肋的构成及特点

(1)肋椎关节的构成及特点:肋椎关节由泪骨的关节头和相应的胸椎构成,包括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肋椎关节的特点:这两个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运动时肋骨沿肋头至肋结节的轴线旋转,使肋上升或下降,以增加或缩小胸廓的前后径和横径,从而改变胸腔的容积有助于呼吸。

(2)胸肋关节的构成及特点:胸肋关节由第2?7肋软骨与胸骨相应的肋切迹构成。熊烈关节的特点:属微动关节,第1肋与胸骨柄之间的连结是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成软骨间连结。因此,在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第11、12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之中。

6.:躯干的重要骨性标志:胸骨角、肋弓、剑突、颈静脉切迹、颈胸腰的棘突、泪骨。

要点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骨:

要点解析:

1.颅的组成与分布:颅位于脊柱上方,由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中耳的6块听小骨未计入)。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其他的颅骨借缝或软骨牢固连结。颅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二者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其分界线。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骨由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它们构成颅腔。面颅骨由成对的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骨围成眶、鼻腔和口腔。

2.下颌骨的形态结构:下颌骨:为面颅骨最大者,分一体两支。下颌体为弓状骨板,有上、下两缘及内、外两面。下缘圆钝,为下颌底;上缘构成牙槽弓,有容纳下牙根的牙槽。体外面正中凸向前为颏隆凸。前外侧面有颏孔。下颌支是由体后方上耸的方形骨板,末端有两个突起,前方的称冠突,后方的称髁突,髁突上端的膨大为下颌头,与下颌窝相关节。下颌支后缘与下颌底相交处,称下颌角。下颌支内面中央有下颌孔,由此孔通入下颌管,此管贯穿骨质,开口于颏孔。

3.颅底三个窝的重要结构:颅底三个窝分别称为颅前、中、后窝。

(1)颅前窝:由额骨眶部、筛骨筛板和蝶骨小翼构成。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2)颅中窝:由蝶骨体及大翼、颞骨岩部等围成。中间狭窄,两侧宽广。中央是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窝前外侧有视神经管,通入眶腔。垂体窝前方圆形的骨隆起是鞍结节,后方横位的骨隆起是鞍背。垂体窝和鞍背统称蝶鞍,其两侧浅沟为颈动脉沟,沟向前外侧通入眶上裂,沟后端有孔称破裂孔,孔的后外侧壁有颈动脉管内口。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脑膜中动脉沟自棘孔向外上方走行。弓状隆起的前下方较薄的骨板为鼓室盖,颞骨岩部尖端前面有三叉神经压迹。

(3)颅后窝:主要由枕骨和颞骨岩部后面构成。窝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孔后上方有呈十字形的隆起,其交会处称枕内隆凸。由此向上的浅沟为上矢状窦沟,向两侧续于横窦沟,继转向前下内走行改称乙状窦沟,末端终于颈静脉孔。颞骨岩部后面有向前内的开口,即内耳门,通内耳道。

4.翼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颞窝前下部较薄,在额、顶、颞、蝶骨相接处多数人成“H”形的缝,此处最为薄弱,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5.骨性鼻腔的构成:位于面颅中央,介于两眶和上颌骨之间。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的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鼻腔的顶主要由筛板构成,有筛孔通颅前窝。底由骨腭构成。外侧壁由上而下有三个向下弯曲的骨片,称上、中、下鼻甲,每个鼻甲下方为相应的鼻道,分别称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鼻腔前方开口称梨状孔,后方开口称鼻后孔,通咽腔。

6.鼻旁窦的组成、位置及开口部位

(1)组成:鼻旁窦由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组成。

(2)位置及开口部位:位于鼻腔周围,额窦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窦又称筛小房,呈蜂窝状,分前、中、后三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居蝶骨体内,被内板隔成左右两腔,多不对称,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最大,在上颌骨体内,开口通向中鼻道,窦口高于窦底,故窦内积液时直立体位时不易引流。

7.颅的重要骨性标志:眉弓、眉间、乳突、颧弓、枕外隆凸、下颌角。

(2)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

要点解析:

1.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由下颌骨的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

2.结构特点:关节囊松弛,上方附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的周围,下方附于下颌颈,囊外有外侧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呈椭圆形,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形状相对应。关节盘的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关节囊的前份较薄弱,下颌关节易向前脱位。

3.下颌关节的运动:颞下颌关节属于联合关节,两侧必须同时运动。下颌骨可作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

要点四:上肢骨及其连结。

(一)上肢骨

要点解析:

1.上肢骨的组成、分布:上肢骨由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组成,上肢带骨包括肩胛骨和锁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和手骨。

2.上肢骨的形态特征:

(1)锁骨:成横S行弯曲,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全长可在体表门到。内侧端粗大为胸骨端,有关节面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平为肩峰端。上面光滑,下面粗糙,锁骨骨折多发生余中外1/3交界处

(2)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于第2到第7肋骨之间。可分二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为一大浅窝,称肩胛下窝。背侧面有一横嵴,称肩胛冈。冈上、下方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与锁骨外侧端相接。上缘短而薄,外侧有向前的屈指状突起称喙突。内侧缘薄而锐利,又称脊柱缘。外侧缘肥厚,又称腋缘。上角为上缘与脊柱缘会合处,平对第2肋。下角为脊柱缘与腋缘会合处,平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为计数肋的标志。外侧角为腋缘与上缘会合处,最肥厚,朝向外侧方的梨形浅窝,称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盂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

(3)肱骨:属长骨,分一体及上、下两端,上端有朝向内后上方呈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相关节。头周围的环状浅沟,为解剖颈。肱骨头的外侧和前方有隆起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向下各延伸一嵴,称大结节嵴和小结节嵴。两结节间有一纵沟,称结节间沟。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外科颈,较易发生骨折。

肱骨体中部外侧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后面中部有一自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桡神经和肱深动脉沿此沟经过,肱骨中部骨折可能伤及桡神经。

下端较扁,外侧部前面有半球形的肱骨小头,与桡骨相关节;内侧部有滑车状的肱骨滑车,与尺骨形成关节。滑车前上方有一窝,称冠突窝;肱骨小头前上方有一窝,称桡窝;滑车后上方有一深窝,称鹰嘴窝,伸肘时容纳尺骨鹰嘴。肱骨下端两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外上髁和内上髁。内上髁后方有一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经过。

(4)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颈的内下方有突起的桡骨粗隆。桡骨体呈三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外侧向下突出,称桡骨茎突。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桡骨茎突和桡骨头在体表可扪到。

(5)尺骨:位于前臂内侧,分一体两端,上端粗大,后上方的突起称鹰嘴,前下方的突起称冠突。两突之间的前面有一半圆形深凹,称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关节。冠突外侧面有桡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下方的粗糙隆起,称尺骨粗隆。尺骨体上段粗,下段细,外缘锐利,为骨间缘,与桡骨的骨间缘相对。下端为尺骨头,其前、外、后有环状关节面与桡骨的尺切迹相关节,下面光滑借三角形的关节盘与腕骨隔开。头后内侧的锥状突起,称尺骨茎突。

3.手骨的组成和腕骨的排列顺序: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1)腕骨:8块,排成近、远二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8块腕骨连接构成一掌面凹陷的腕骨沟。各骨相邻的关节面,形成腕骨间关节。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近端形成的椭圆形关节面,与桡骨腕关节面及尺骨头下端的关节盘构成桡腕关节。

(2)掌骨:5块,由桡侧向尺侧,为第1?5掌骨。

(3)指骨:属长骨,共14块。拇指有2节,分别为近节和远节指骨,其余各指为3节,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每节指骨的近端为底,中间部为体,远端为滑车。远节指骨远端掌面粗糙,称远节指骨粗隆。

4.上肢的体表标志:锁骨、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肩胛骨内侧缘、喙突、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鹰嘴、尺骨后缘全长、尺骨头和茎突。

(二)上肢的连结:

要点解析:

1.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构成,关节囊坚韧,周围由韧带加强。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外上和内下两部分。关节盘使关节头和关节窝相适应,由于关节盘下缘附着于第1肋软骨,所以能阻止锁骨向内上方脱位。胸锁关节允许锁骨外侧端向前、向后运动20度?30度角;向上、向下运动约60度角;并绕冠状轴作微小的旋转和环转运动。

2.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呈半球形且较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盂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附着,使窝面略加大,但也仅能容纳关节头的1/4?1/3。关节囊薄而松弛,上壁有自喙突至肱骨大结节的喙肱韧带及肌腱增强,前、后壁也有许多肌腱加入,以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因囊的下壁无肌腱加强,相对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从此处脱出。

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三轴运动,即冠状轴上的屈和伸,屈大于伸;矢状轴上的收和展,展大于收;垂直轴上旋内、旋外运动,旋内大于旋外。此外,肩关节还能作环转运动。

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与桡、尺骨上端构成复关节,包括三个关节: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头的关节凹构成。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

上述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肘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自肱骨外上髁至桡骨环状韧带的桡侧副韧带和自肱骨内上髁至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的尺侧副韧带增强。

在桡骨环状关节面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此韧带两端分别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骨纤维环,以容纳桡骨头,防止其脱出。由于囊的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两骨向后脱位。

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可同时进行屈伸运动,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则可同时进行旋转运动。

4.桡腕关节:又称腕关节,由手的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关节面作为关节头,桡骨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作为关节窝而构成,关节囊松弛,关节的前、后和两侧均有韧带加强。桡腕关节可作屈、伸、展、收及环转运动。

5.腕掌关节:由远侧列腕骨与5个掌骨底构成。除拇指和小指的腕掌关节外,其余各指的腕掌关节运动范围极小。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关节囊厚而松弛,可作屈、伸、收、展、环转和对掌运动。由于第1掌骨的位置向内侧旋转了近90度角,故拇指的运动与其他各指有所不同,在矢状轴上进行屈、伸运动,即拇指在手掌平面上向掌心靠拢为屈,离开掌心为伸;在冠状轴上进行收、展运动,即拇指在与手掌垂直的平面上离开示指为展,靠拢示指为收;对掌运动则是拇指向掌心、拇指尖与其余四指尖掌侧面相接触的运动。

6.掌指关节:共5个,由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底构成。关节囊薄而松弛,其前、后有韧带增强,掌侧韧带较坚韧;囊的两侧有侧副韧带,此韧带在屈指时紧张,伸指时松弛。掌指关节在冠状轴上可作屈、伸运动;在矢状轴上可作收、展运动,向中指靠拢为收,离开中指为展。在指处于伸位时,可作环转运动。

7.指骨间关节:共9个,由各指相邻两节指骨的底和滑车构成。关节囊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只能作屈、伸运动

要点五:下肢骨及其连结。

(一)下肢骨

要点解析:

1.下肢骨的组成、分部及排列: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自由下肢骨借下肢带骨连于躯干骨。下肢带骨有髋骨组成。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腓骨、胫骨和足骨。

2.髋骨的形态特征:髋骨属于不规则骨,上部扁阔,中部窄厚,有朝向外下的深窝,称髋臼;下部有一大孔,称闭孔,左右髋骨与骶、尾骨组成骨盆。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三骨会合于髋臼,三骨之间借软骨相连,至16岁左右时软骨骨化,三骨完全融合为一块髋骨。

3.股骨的形态特征:是人体最粗、最长的长骨,约为体高的1/4,呈拐杖形,分一体两端。上端有朝向前内上的股骨头与髋臼相关节。头中央稍下有小的股骨头凹。头下外侧的狭细部称股骨颈。颈与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形隆起,称大转子;后内下方的隆起,称小转子。大、小转子之间,前面有转子间线,后面有转子间嵴。大转子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扪到。

股骨体略弓向前,上段呈圆柱形,中段呈三棱柱形,下段前后略扁。体后面有纵行骨嵴,为粗线。此线上端分叉,向上外延续于粗糙的臀肌粗隆。

下端有两个向后突出的膨大,为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的前面、下面和后面都是光滑的关节面,与髌骨及胫骨的内、外侧髁相关节。两髁前方的关节面彼此相连,形成髌面,与髌骨相接。两髁后份之间的深窝称髁间窝。两髁侧面最突起处,分别为内上髁和外上髁。它们都是在体表可扪到的重要标志。

4.髌骨的形态特征:是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在股四头肌腱内,上宽下尖,前面粗糙,后面为关节面,与股骨髌面相关节。髌骨可在体表扪到。

5.胫骨的形态特征:位于小腿内侧,是较粗大的长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向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上面各有上关节面,与股骨内、外侧髁相关节。两上关节面之间的粗糙小隆起,称髁间隆起。外侧髁后下方有腓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上端前面的隆起称胫骨粗隆。内、外侧髁和胫骨粗隆于体表可扪到。胫骨体呈三棱柱形,较锐的前缘和平滑的内侧面直接位于皮下,外侧缘称骨间缘。下端稍膨大,其内下有一突起,称内踝。下端的下面和内踝的外侧面有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下端的外侧面有腓切迹与腓骨相接。内踝可在体表扪到。

6.腓骨的形态特征:细长,位于胫骨后外方,分一体两端。上端稍膨大,称腓骨头。有腓骨头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头下方缩窄,称腓骨颈。体内侧缘锐利,称骨间缘。下端膨大,形成外踝,其内侧有外踝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腓骨头和外踝都可在体表扪到。

7.足骨的组成及跗骨的排列顺序: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

(1)跗骨:7块,属短骨。居于上方的是距骨,其上面有前宽后窄的关节面,称距骨滑车,与内、外踝及胫骨下关节面相关节。下方为跟骨,其后端隆突称跟骨结节。距骨的前方是足舟骨。足舟骨的前方有3块楔形的骨,分别称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跟骨的前方为近似立方形的骰骨。相邻附骨的相对面均有关节面,相互构成关节。

2)跖骨:5块。自内侧向外侧依次为第1?5跖骨,形状和排列大致与掌骨相当,但比掌骨粗大。跖骨近端为底,与跗骨相接,中间为体,远端称头,与近节趾骨底相接。第5跖骨底向后突出,称第5跖骨粗隆,在体表可扪到。

3)趾骨:共14块,踇趾为2节,其余各趾为3节。形态和命名与指骨相同。踇趾骨粗壮,其余趾骨细小,第5趾的远节趾骨甚小,往往与中节趾骨长合。

8.下肢的体表标志:见各骨的形态特征。

(二)下肢骨的联结

要点解析:

1.骨盆的组成、形态及分部:

(1)骨盆的组成: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结构成。

(2)骨盆的形态及分布:骨盆以环形界线为界,分为上部的大骨盆和下部的小骨盆。环形界线是由骶骨岬经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形线。大骨盆,位于界线上方,几乎是没有骨性前壁。小骨盆,是大骨盆向下延伸的骨性狭窄部,可分为骨盆上口、骨盆下口和骨盆腔。骨盆上口由上述界线围成,呈圆形或卵圆形。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骨盆上、下口之间的腔叫骨盆腔。

2.女性骨盆的特点:骨盆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但女性骨盆还要适合分娩的需要。因此,女性骨盆外形短而宽,骨盆上口近似圆形,较宽大,骨盆下口和耻骨下角较大,女性耻骨下角可达90度?度,男性则为70度?75度。

3.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的构成及作用:

(1)耻骨联合的构成及作用: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耻骨间盘中有一矢状位的裂隙,女性较男性的厚,裂隙也较大。在耻骨联合的上、下方分别有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耻骨联合的活动甚微。

(2)骶髂关节的构成及作用: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凸凹不平,彼此结合十分紧密。关节囊紧张,有骶髂前、后韧带加强。骶髂关节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以适应支持体重的功能。

(3)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的构成及作用:骶结节韧带位于骨盆后方,起自骶、尾骨的侧缘,呈扇形,集中附着于坐骨结节内侧缘。骶棘韧带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自骶、尾骨侧缘,呈三角形,止于坐骨棘。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坐骨大孔,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和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小孔,有肌肉、血管和神经等从盆腔经坐骨大、小孔达臀部和会阴。

4.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髋臼的周缘附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髋臼横韧带封闭髋臼切迹,使半月形的髋臼关节面扩大为环形以包绕股骨头。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向上附着于髋臼周缘及横韧带,向下附着于股骨颈,前面达转子间线,后面包罩股骨颈的内侧2/3,故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在关节囊的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其中以前面的髂股韧带最为强厚,此韧带呈三角形,起自髂前下棘,止于转子间线,可限制大腿过伸,对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很大作用。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结股骨头凹和髋臼横韧带之间,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髋关节囊后下壁相对薄弱,故髋关节发生脱位时,股骨头多从此处向下方脱出。

髋关节可作三轴的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其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

5.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囊阔薄而松弛,周围有较多的韧带加固,前壁有股四头肌肌腱及其延续的髌韧带,髌韧带自髌骨下缘向下止于胫骨粗隆;内侧壁有自股骨内上髁至胫骨内侧髁的胫侧副韧带,此韧带与关节囊及内侧半月板结合紧密;外侧壁有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头的腓侧副韧带,此韧带不与外侧半月板相连,独立于囊外;后壁有自胫骨内侧髁斜行至股骨外上髁的腘斜韧带。关节囊的滑膜层覆盖关节内除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以外的所有结构,还形成髌上囊和向关节腔突入的一对翼状襞。

膝关节内有膝交叉韧带和半月板,它们是膝关节的特征性结构。膝交叉韧带非常强韧,分为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斜向后上方外侧,附着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在伸膝时最紧张,能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斜向前上方,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在屈膝时最紧张,可防止胫骨后移。半月板是垫在股骨内、外侧髁与胫骨内、外侧髁关节面之间的两块半月形纤维软骨板,半月板上面凹陷,下面平坦,内缘薄,外缘厚。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外缘与关节囊及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外缘亦与关节囊相连。半月板使关节窝略有加深,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也能缓冲压力,吸收震荡,起弹性垫作用。在膝关节周围,特别是肌腱附着处有多个滑膜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如髌上囊;有的独立不与关节腔相通,如髌下深囊。滑膜囊内充满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时肌腱与骨面之间的摩擦。滑膜囊常因外伤而发生滑膜囊炎或囊肿。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前伸、后屈,在半屈膝时,小腿还可作小幅度的旋内、旋外运动。运动时半月板的位置要伴随运动形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屈膝时,半月板滑向后,伸膝时滑向前,在半屈位旋转时则一个滑向前,另一个滑向后。故在急剧伸小腿并伴以强力旋转动作时,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

6.胫腓连结:胫、腓两骨之间的连结紧密,上端由胫骨外侧髁与腓骨头构成微动的胫腓关节,两骨干之间有坚韧的小腿骨间膜相连,下端借胫腓前、后韧带构成坚强的韧带连结。小腿两骨间的活动度甚小。

7.足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1)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由胫、腓骨的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距骨滑车前宽后窄,被内、外侧组成的关节窝夹持,比较稳固。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增厚加强。内侧有内侧韧带(或称三角韧带),为坚韧的三角形纤维索,起自内踝尖,向下呈扇形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韧带由不连续的3条独立的韧带组成,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3条韧带均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向下和向后内止于距骨及跟骨,均较薄弱。

踝关节主要在冠状轴上作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当跖屈时,由于距骨滑车较窄的后部进入较宽的关节窝,故还可作轻微的侧方运动。

(2)跗骨间关节:是跗骨诸骨之间的关节,以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较为重要。距跟关节和距跟舟关节在功能上是联合关节,运动时能使足内翻和外翻。足的内侧缘提起,足底转向内侧称为内翻。足的外侧缘提起,足底转向外侧称为外翻。内、外翻常与踝关节协同运动,即内翻常伴有足的跖屈,外翻常伴有足的背屈。跗骨间的韧带对维持足弓有重要意义。

(3)跗跖关节:由3块楔骨和骰骨的前端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可作轻微滑动。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之间可有轻微的屈、伸运动。

(4)跖趾关节: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作轻微的屈、伸、收、展运动。

(5)趾骨间关节:由各趾相邻的两节趾骨的底与滑车构成,可作屈、伸运动。

8.足弓:是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形似“拱桥”。足弓习惯上可分为前后方向的内、外侧纵弓和内外方向的一个横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的3块跖骨连结构成,弓的最高点为距骨头。内侧纵弓前端的承重点在第1跖骨头,后端的承重点是跟骨的跟结节,内侧纵弓比外侧纵弓髙,活动性大,更具有弹性。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外侧的2块跖骨连结构成,弓的最高点在骰骨。横弓由骰骨、3块楔骨和跖骨连结构成,弓的最高点在中间楔骨。站立时,足骨仅以跟骨结节、第1和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犹如一个弹性的“三脚架”,保证足稳固地站立于地面。在行走和跳跃时,足弓能发挥弹性和缓冲震荡的作用,同时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神经免受压迫。

细目二:肌学

要点一:骨骼肌的形态、构造、起止、配布、功能;肌的辅助装置。

要点解析:

1.骨骼肌的形态和分类:肌的形态多样,按其外形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4种

2.骨骼肌的构造: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肌纤维(即肌细胞)以结缔组织包裹构成,色红而柔软,具有收缩功能。肌腱主要由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强韧而无收缩功能,位于肌腹的两端,肌腹借肌腱附着于骨骼。

3.骨骼肌的起止、配布和功能

(1)骨骼肌的起止:肌通常以两端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收缩时使两骨彼此靠近或分离而产生运动。一般来说,两块骨必定有一块骨的位置相对固定,而另一块骨相对地移动。通常把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靠近近侧端的附着点看作肌肉的起点或定点;把另一端则看作为止点或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置换。

(2)骨骼肌的配布:肌在关节周围配布的方式和多少与关节的运动轴一致。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有两个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称为拮抗肌。在运动轴的一侧,作用相同的肌,称为协同肌,如肘关节前方的各块屈肌。

4.骨骼肌的功能:肌的功能是收缩,由肌的运动单位完成。运动单位是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构成。肌的工作方式包括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静力作用,肌具有一定张力,使身体各部之间保持一定姿势,取得相对平衡,如站立、坐位和体操中的静止动作。动力作用,肌具有一定的收缩力,通过杠杆运动使身体完成各种动作。

5.肌的辅助装置:在肌的周围有辅助装置协助肌的活动,具有保持肌的位置、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和保护等功能,肌的辅助装置包括筋膜,又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滑膜囊;腱鞘。

要点二:头颈肌

要点解析:

1.面肌的组成、分布特点:面肌是由颅顶肌、眼轮匝肌和口周围肌组成。分布特点,主要分布于面部口裂、眼裂、鼻孔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时牵动面部皮肤显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故面肌又叫表情肌。

2.咀嚼肌的组成: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

(1)咬肌:呈长方形,起自颧弓的下缘和内面,肌束斜向后下止于咬肌粗隆。

(2)颞肌:呈扇形,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3)翼内肌:起自蝶骨翼突窝,行向外下,止于下颌角内面。

(4)翼外肌:起自蝶骨大翼的下面和翼突的外侧,向后外止于下颌颈。

作用:咬肌、颞肌和翼内肌可上提下颌骨(闭口)。两侧翼外肌收缩可使下颌骨伸向前下方(张口)。一侧翼外肌和翼内肌同时收缩,使下颌骨向侧方运动;两侧交替收缩,产生研磨动作。

3.颈浅肌群:包括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

(1)颈阔肌:位于颈部浅筋膜中,为一皮肌,薄而宽阔,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向上止于口角。作用:拉口角向下,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褶。

(2)胸锁乳突肌:在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是一对强有力的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两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作用:一侧肌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一侧病变使肌挛缩时,可引起斜颈。

4.颈中肌群:包括舌骨上肌群和舌骨下肌群。

(1)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颌骨、颅底之间,每侧有4块肌,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茎突舌骨肌。作用是上提舌骨;若舌骨固定,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可拉颌骨向下,协助张口。

(2)舌骨下肌群:位于舌骨下方的颈部中线两侧,每侧有4块肌,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作用是拉舌肌和喉向下;吞咽时甲状舌骨肌还可提喉向上,使其靠近舌骨。

5.颈深肌群:

颈深肌群可分为内、外侧两群。

(1)内侧群:在脊柱颈段的前方,有头长肌和颈长肌等,合称椎前肌。作用是屈颈、低头,

(2)外侧群:位于脊柱颈段的两侧,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为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通过。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这些结构,产生相应症状,称前斜角肌综合征。

作用:一侧肌收缩,使颈侧屈;两侧肌同时收缩可上提第1、2肋以助深吸气。如肋骨固定,则可使颈前屈。

要点三:躯干肌:

要点解析:

1.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的浅层,为三角形的阔肌,左右两侧合在一起呈斜方形,故而得名。该肌起自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的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肌束平行向外,下部的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锁骨的外侧1/3部、肩峰和肩胛冈。作用: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如果肩胛骨固定,一侧肌收缩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该肌瘫痪时,产生“塌肩”。

2.背阔肌:为全身最大的阔肌,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的棘突、全部腰椎的棘突、骶正中嵴及髂嵴后部等处。肌束向外上方集中,经肱骨的内侧至其前方,以扁腱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作用: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当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3.肩胛提肌:位于项部两侧、斜方肌的深面。起自上4个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上角。作用: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如肩胛骨固定,可使颈向同侧屈曲。

4.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菱形的扁肌。起自第6、7颈椎和第1?4胸椎的棘突,肌束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作用:牵引肩胛骨向内上并向背柱靠拢。

5.竖脊肌(骶棘肌)为背肌中最长、最大的肌。纵列于躯干的背面、脊柱两侧的沟内。起自骶骨背面和髂嵴的后部,向上分出三群肌束,就近止于椎骨和肋骨,向上可到达颞骨乳突。作用: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

6.胸大肌:位置表浅,宽而厚,呈扇形,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起自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各部肌束聚合向外,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与背阔肌一起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也可提肋以助吸气。

7.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起自第3?5肋骨,止于肩胛骨的喙突。作用:拉肩胛骨向前下方。当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以助吸气。

8.前锯肌:位于胸廓侧壁,以数个肌齿起自上8?9个肋骨,肌束斜向内后上,经肩胛骨的前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作用:拉肩胛骨向前和紧贴胸廓;如肩胛骨固定时,可上提肋以助吸气。若此肌瘫痪,肩胛骨下角离开胸廓而突出于皮下,称为“翼状肩”。

9.胸固有肌:位于肋间隙,参与胸壁的构成,主要包括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1)肋间外肌:位于各肋间隙的浅层,起自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一肋骨的上缘。作用:提肋,使胸廓纵径及横径均扩大,以助吸气。

(2)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的上缘,止于上位肋骨的下缘,肌束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作用:降肋以助呼气。

10.膈:膈位于胸、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膈向上膨隆呈穹窿状,其周围部为肌腹,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两个月隔脚与脊柱之间有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在食管裂孔的右前上方的中心腱内有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膈穹窿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以助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咳嗽、喷嚏及分娩等活动。

11.腹肌

(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几个肌腹。

(2)腹外斜肌:为宽阔扁肌。位于腹前外侧壁的浅层,以8个肌齿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内下,后下部肌束向下止于髂嵴前部,其余肌束向内下移行于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3)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面。起自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2,肌束呈扇形,后部肌束几乎垂直上升止于下位3个肋骨,大部分肌束向前上方延为腱膜,在腹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及后层,在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4)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起自下6个肋软骨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肌束横行向前延为腱膜,腱膜越过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后层,止于白线。

腹前外侧群肌的作用: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与膈同进收缩,可增加腹压,以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

12.腰方肌:位于腹后壁,在脊柱两侧,其内侧有腰大肌,后方有竖脊肌,二者之间隔有胸腰筋膜的中层,起自髂嵴的后部,向上止于第12肋和第1?4腰椎横突。作用: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使脊柱侧屈。

13.腹股沟韧带的构成: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要点四:上肢肌

要点解析:

1.肩肌的组成:包括三角肌、岗上肌、港下肌、大圆机、小圆肌和肩甲下肌。

(1)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从前、外、后包裹肩关节,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体中部外侧的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部呈圆隆形。腋神经受损可致该肌瘫痪萎缩,使肩峰突出于皮下。作用:使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可以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能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2)冈上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冈上窝,肌束斜向外上方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深面,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冈上肌腱与喙肩韧带、肩峰及三角肌之间有一大的肩峰下囊,感染时,外展肩关节引起疼痛,该肌腱也是肩关节周围肌腱中最易断裂的肌腱之一。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3)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4)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5)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其下缘被背阔肌遮盖。起自肩胛骨下角的背面,肌束向上外方移行,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后伸。

(6)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2.肌肩秀的组成及临床意义: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止于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后方,腱纤维与关节囊纤维相交织,形成“肌腱袖”。这些肌收缩时,可保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相接触,从而加强肩关节的稳定性。

3.臂肌:臂肌均为长肌,覆盖肱骨,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

(1)前群:前群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的肱肌和喙肱肌。

1)肱二头肌:呈梭形,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桡骨粗隆。作用:屈肘;协助屈肩关节;当前臂在旋前位时,能使其旋后。

2)喙肱肌:在肱二头肌短头的后内方,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的内侧,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屈肘。

(2)后群:后群位于肱骨的后面,即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起端有三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向下行经大、小圆肌之间;外侧头与内侧头分别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和内下方的骨面。三个头向下以一坚韧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长头还可使臂后伸和内收。

4.前臂肌: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主要运动腕关节、指间关节。

(1)前群:前群共9块,分四层排列。第一层(浅层):有5块肌,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第二层:有1块肌,即指浅屈肌;第三层:有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2块肌;第四层为旋前方肌。

1)旋前圆肌:止于桡骨外侧面的中部。作用:前臂旋前、屈肘关节。

2)旋前方肌:是方形的小肌,贴在桡、尺骨远端的前面,起自尺骨,止于桡骨。作用:前臂旋前。

2.后群

后群共10块肌,分浅、深两层排列。

(1)浅层:有5块肌,以一个共同的腱即伸肌总腱起自肱骨外上髁以及邻近的深筋膜。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2)深层:也有5块肌,从上外向下内依次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

这些肌肉的功能与其名称一致。

5.手肌:手肌可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三群,

(1)外侧群:外侧群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为鱼际,有4块,分浅、深两层排列,分别为: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拇收肌。上述4肌的作用是可使拇指作展、屈、对掌和收等动作。

(2)内侧群:在手掌小指侧,形成一隆起,称小鱼际,有3块肌,也分为浅、深两层排列,分别为: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上述3肌的作用是分别使小指作外展、屈和对掌等动作。

(3)中间群:位于掌心,包括蚓状肌和骨间肌。

1)蚓状肌:为4条细束状小肌,起自指深屈肌腱桡侧,经掌指关节桡侧至第2?5指的背面,止于指背腱膜。作用: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2)骨间掌侧肌:3块,位于2?5掌骨间隙内,起自掌骨,分别经第2指的尺侧,第4?5指的桡侧,止于第2、4、5指的指背腱膜。

作用:使第2、4、5指向中指靠拢(内收)。

3)骨间背侧肌:4块,位于4个掌骨间隙的背侧,各有两头起自两指相邻面,止于第2指的桡侧、第3指的桡侧及尺侧、第4指尺侧的指背腱膜,作用:以中指为中心外展第2、3、4指。由于骨间肌也绕至第2?5指背面,止于指背腱膜,故能协同蚓状肌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

要点五:下肢肌:

要点解析:

1.髋肌:髋肌主要起自骨盆的内面和外面,跨过髋关节,止于股骨上部,主要运动髋关节。按其所在的部位和作用,可分为前、后两群。

(1)前群:前群包括髂腰肌和阔筋膜张肌。

1)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呈扇形,位于腰大肌的外侧,起自髂窝。两肌向下会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前屈,如仰卧起坐。

2)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上部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肌腹在阔筋膜两层之间,向下移行于髂胫束,止于胫骨外侧髁。作用:使阔筋膜紧张并屈髋。

(2)后群:后群主要位于臀部,故又称臀肌,有7块。

1)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大而肥厚,形成特有的臀部隆起。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肌束斜向下外,止于髂胫束和股骨的臀肌粗隆。作用:使髋关节伸和旋外。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肉。

2)臀中肌和臀小肌:两肌位于臀大肌深面,前者浅,后者深。均呈扇形,皆起自髂骨翼外面,肌束向下集中形成短腱,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二肌作用相同,使髋关节外展,前部肌束能使髋关节旋内,后部肌束则使髋关节旋外。

3)梨状肌:起自盆内骶骨前面,肌束向外经坐骨大孔出骨盆腔,达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作用:外旋、外展髋关节。梨状肌将坐骨大孔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均有血管和神经通过。

2.大腿肌:大腿肌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1)前群:前群位于股骨前面,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

1)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的前面,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作用:屈髋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自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在股内、外侧肌之间,起自股骨体的前面。四个头向下形成一腱,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向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作用:伸膝关节,屈髋关节。

(2)内侧群:内侧群共有5块肌,位于股骨的内侧。均起自闭孔周围的耻骨支、坐骨支和坐骨结节等骨面,分层排列。浅层自外侧向内侧有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在耻骨肌和长收肌的深面,为短收肌。在上述肌的深面,有一块大而厚,呈三角形的大收肌。除股薄肌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以外,其它各肌都止于股骨粗线。作用:使髋关节内收。

(3)后群: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均起自坐骨结节,跨越髋、膝两个关节,常称之为“腘绳肌”。

1)股二头肌:位于股后部的外侧,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两头会合后,以长腱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位于股后部的内侧,肌腱细长,几乎占肌的一半,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3)半膜肌:在半腱肌的深面,上部是扁薄的腱膜,几乎占了一半,肌的下端以腱止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后群肌的作用:屈膝关节、伸髋关节。屈膝时股二头肌可以使小腿旋外,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小腿旋内。

3.小腿肌:小腿肌可分为三群:前群在小腿骨间膜的前面,后群在骨间膜的后面,外侧群在腓骨的外侧面。

(1)前群:前群由胫侧向腓侧排列,有3块肌,一次为胫骨前肌、母长伸肌、趾长伸肌。

胫骨前肌:起自胫骨外侧面,止于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1跖骨底。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2)外侧群:外侧群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两肌皆起自腓骨外侧面,长肌起点较高,并掩盖短肌。两肌的腱均经外踝后方转向前,短肌腱向前止于第5跖骨粗隆,长肌腱绕至足底,斜行至足内侧,止于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底。

外侧群肌的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此外,腓骨长肌腱和胫骨前肌腱共同形成“腱环”,对维持足横弓,调节足的内翻、外翻有重要作用。

(3)后群:后群分浅、深两层。

1)浅层:有强大的小腿三头肌,浅表的两个头称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内、外两头相合,约在小腿中部移行为腱;位置较深的一个头是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的上部和胫骨的比目鱼肌线,肌束向下移行为肌腱,和腓肠肌的腱合成人体最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作用:屈踝关节和屈膝关节。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2)深层:有4块肌,分别为:腘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胫骨后肌。

细目三:体表标志

要点:身体各部位的重要体表标志。

要点解析:

1.躯干部的体表标志

(1)项、背、腰、骶的体表标志

1)背纵沟:为背部正中纵行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各椎骨的棘突。头俯下时,颈部最低处可摸到显著突起的第7颈椎棘突。脊柱下端可摸到尾骨尖和骶角。

2)竖脊肌:在背纵沟的两侧,呈纵行隆起。

3)肩胛骨:位于皮下,可以摸到肩胛冈、肩峰、上角和下角。肩胛冈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上角平第2肋,下角平第7肋或第7肋间隙。

4)髂嵴:位于皮下,其两侧最高点的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

5)髂后上棘:为髂嵴的后端,痩人为一骨性突起,而皮下脂肪较多者则为一皮肤凹陷;此棘平第2骶椎棘突。

6)斜方肌:此肌自项部正中线及胸椎棘突向肩峰伸展呈三角形轮廓,运动时可辨认其轮廓。

7)背阔肌:覆盖于腰部及胸侧壁下份,运动时可辨认其轮廓。

(2)胸、腹部的体表标志

1)锁骨:全长均可摸到;其内侧端膨大,突出于胸骨柄颈静脉切迹的两侧;其内侧2/3凸向前,外侧1/3凸向后。

2)喙突: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一横指处,向后深按即可触及。

3)颈静脉切迹:胸骨柄上缘正中,平第2胸椎体下缘。

4)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的向前突出的横行隆起,两侧接第2肋,可依此依次计数肋和肋间隙。胸骨角向后平第4胸椎体下缘。

5)剑突:胸骨体下方、两侧肋骨之间的夹角处呈三角形凹陷,于此处可摸到剑突。

6)肋弓:由剑突向外下方可摸到。

7)胸大肌:为胸前壁上部的明显的肌性隆起。

8)腹直肌:位于腹前壁中线两侧,可为3?4条横沟分成多个肌腹,横沟下为腱划。其外侧缘呈半月形弧线缘,自第9肋软骨,向下延续至耻骨,称半月线。右侧半月线与右肋弓相交处,为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

9)髂前上棘:为髂嵴的前端,在腹股沟外侧端处,为一骨性突起。

10)髂结节:在髂前上棘后上方5?7cm处,为髂嵴向外突出的隆起。

11)耻骨联合上缘:在两侧腹股沟内侧端之间可摸到的横行骨嵴,其下有外生殖器。

12)耻骨结节:为耻骨联合外上方(或腹股沟内侧端)的骨性隆起。

13)腹股沟:为腹部与股前部交界处的皮肤浅沟。

14)腹外斜肌:在腹前外侧,以肌齿起于下数肋,其轮廓较为清楚。

2.头颈部的体表标志

(1)枕外隆凸:为头后正中线上的骨性隆起。

(2)乳突:为耳郭后下方的骨性突起。

(3)颧弓:为外耳门前方的横行骨性弓。

(4)眶上缘和眶下缘:为眶口上、下的骨性边界。

(5)眉弓:为眶上缘上方的横行隆起,位于眉毛深面。

(6)下颌头:位于耳屏前方约一横指处、颧弓下方,张口、闭口运动时可移动。

(7)下颌角:为下颌体下缘的后端。

(8)舌骨:在颈前上部正中,甲状软骨的上方。

(9)咬肌:咬紧牙关时,在下颌角前上方的肌性隆起。

(10)颞肌:咬紧牙关时,在颧弓上方、颞窝内的肌性隆起。

(11)胸锁乳突肌:头转向一侧,在颈部对侧可明显看到由后上斜向前下的长条状肌性隆起。

(12)人中:上唇外面中线上的纵行浅沟。

(13)鼻唇沟:鼻翼外侧向口角夕外侧延伸的浅沟。

(14)耳屏:外耳门前方的扁平突起。

3.上肢部的体表标志

(1)肱骨大结节:在肩峰的外下方,为三角肌所覆盖。

(2)肱骨小结节:在肩胛骨喙突的稍外方。

(3)肱骨内、外上髁:屈肘时,肘部两侧的最突出处。

(4)尺骨鹰嘴:在肘后方极易摸到。

(5)桡骨头:在肱骨外上髁下方,伸肘时在肘外后方容易摸到。

(6)桡骨茎突:位于腕桡侧,为桡骨下端外侧份的骨性隆起。

(7)尺骨茎突:位于腕背面尺侧,为尺骨下端的明显骨性隆起。

(8)豌豆骨:位于腕前尺侧的皮下。

(9)三角肌:从前、后、外侧3个方向包绕肱骨的上端,形成肩部圆隆状外形。

(10)肱二头肌:在臂前面,其内、外侧各有一纵行浅沟,分别是肱二头肌内侧沟和肱二头肌外侧沟,内侧沟较为明显;肱二头肌肌腱于肘窝中线处可摸到。

(11)腕掌侧的肌腱:握拳屈腕时,在腕掌侧可见到3条肌腱,位于中间最隆起者为掌长肌腱,其外侧为桡侧腕屈肌腱,位于最内侧者为尺侧腕屈肌腱。

(12)腕背侧的肌腱:拇指伸直、外展时,在腕背面桡侧可见到3条肌腱,自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有三角形皮肤凹陷,称“鼻烟壶”,窝底为手舟骨和大多角骨,有桡动脉通过。

(13)腋前、后襞:上肢下垂时,在腋窝前、后见到的皮肤皱襞。

(14)肘窝:肘前部的三角形皮肤凹陷,窝底中线为肱二头肌腱。屈肘时,肘前的横行皮纹称肘横纹。

(15)肘后窝:伸肘时,肘外后方的三角形皮肤凹陷,窝底可摸到肱骨外上髁和桡骨头。

(16)腕掌侧横纹:屈腕时,在腕掌侧出现2?3条横行的皮肤横纹,分别称腕近侧横纹、腕中间横纹(不甚恒定)和腕远侧横纹。

4.下肢部的体表标志

(1)坐骨结节:为坐骨最低点,取坐位时与凳子相接触,在皮下易摸到。

(2)股骨大转子:为股骨颈与体交界处向上外侧的方形隆起,在股外侧于髂结节下方约10cm处可触及。

(3)股骨内、外侧髁:为股骨远侧端向两侧的膨大;内、外侧髁侧面最突出部为股骨内、外上髁。

(4)胫骨内、外侧髁:为胫骨近侧端向两侧的膨大;屈膝时,可在髌韧带两侧触及。

(5)髌骨:在膝关节前方的皮下。

(6)髌韧带:为髌骨下方、连于髌骨与胫骨粗隆之间的纵行粗索。

(7)胫骨粗隆:为胫骨内、外侧髁之间前下方的骨性隆起。

(8)胫骨前嵴、胫骨内侧面:胫骨前嵴为小腿前面的纵行骨嵴,浅居皮下。其内侧为胫骨内侧面,亦浅居皮下。

(9)腓骨头:位于胫骨外侧髁的后外方、平胫骨粗隆水平可触及,其下方为腓骨颈。

(10)内踝、外踝:为踝部两侧的隆起,内踝稍高于外踝。

(11)臀大肌:形成臀部圆隆的外形。

(12)股四头肌:形成大腿前面的肌性隆起。

(13)半腱肌腱、半膜肌腱和股二头肌腱:屈膝时,在膝关节后方,内侧可摸到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外侧可摸到股二头肌腱。

(14)腓肠肌:形成小腿后面上部的肌性隆起,俗称“小腿肚”。

(15)跟腱:在踝关节后上方的粗索,向下连于跟骨结节。

(16)跟骨结节:为足部最后端的突出,为跟腱附着处。

(17)踝关节前面的肌腱:用力背屈足、足趾时,在踝关节前面可见到3条肌腱,从胫侧向腓侧依次为胫骨前肌腱、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

(18)臀股沟:又称臀沟,介于臀部与大腿后面之间,为一横行的沟。

(19)阴股沟:大腿内侧与会阴部之间的矢状位的沟。

第四单元消化系统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壁的构成。

要点解析:

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管: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等部。临床上通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到肛门的一段,称为下消化道。

(2)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是肉眼可见,独立存在的器官,如大唾液腺、肝、胰等。小消化腺则是散在于整个消化管壁内的无数小腺体,如唇腺、颊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2.消化管壁的构成:自咽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可分为四层,分别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要点二:胸腹部的标志线与腹部的分区。

要点解析:

1.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线所作的垂直线。

(2)胸骨线:沿胸骨最宽处的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

(3)锁骨中线:经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此线通过男性乳头。

(4)腋前线:沿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5)腋后线:沿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线。

(6)腋中线:沿腋前、后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7)肩胛线:经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

2.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1)腹部标志线

1)上横线:通过左、右肋弓最低点(第10肋的最低点)所作的水平线。

2)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所作的水平线。

3)垂线:由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向上所作的垂线。

(2)腹部分区:腹部由以上四条线将腹部分成三部九区。其中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腹上、中、下三部,再由两条垂线与上述两条水平线相交,就把腹部分成九区。即腹上部分成中间的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腹中部分成中间的脐区和左、右腹外侧区(侧腹);腹下部分成中间的耻区(腹下区)和左、右腹股沟区(髂区)。

细目二:口腔、咽与食管

要点一:咽峡的构成及意义,3对大的唾液腺的位置、开口部位。

要点解析:

1.咽峡的构成及意义: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2.三队大的唾液腺的位置、开口部位:

(1)腮腺:为最大的一对唾液腺,略呈三角楔形,位于耳郭前下方,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凹陷内。腮腺管由其前缘穿出,穿过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上。

(2)下颌下腺:呈卵圆形,位于下颌骨体的内面,其下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呈扁长杏核状,位于口腔底舌下襞深面。舌下腺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常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舌下襞。

要点二:咽的位置、分部。

要点解析:

1.咽的位置:咽位于第1?6颈椎的前方,上起自颅底,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高度连于食管,全长约12cm。咽的两侧壁与颈部大血管和甲状腺侧叶等相毗邻。

2.咽的分部:按照咽的前方毗邻,可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别通向鼻、口腔、喉。

要点三:食管的位置、分部及3个生理性狭窄。

要点解析:

(1)食管的位置、分部:上端起自第6颈椎体下缘处续于咽,下端至第11胸椎左侧连于胃,食管在颈部沿脊柱的前方和气管的后方下行入胸腔,在胸部先行于气管与脊柱之间(稍偏左),继穿过左主支气管之后,再沿胸主动脉右侧下行,至第9胸椎平面斜跨胸主动脉的前方至其左侧,然后穿膈的食管裂孔至腹腔,续于胃的贲门。食管依其行程可分颈、胸、腹三段。颈部较短,胸部较长,腹部最短。

2.食管的三个狭窄:第1个狭窄位于咽与食管相续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2个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5胸椎体之间,距中切牙约25cm;第3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约平第10胸椎体平面,距中切牙约40cm。这些狭窄处是食管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细目三:胃

要点1、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胃壁的构造。

要点解析:

1.胃的形态:胃的形态可受体位、体型、年龄、性别和胃的充盈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年人胃容量约为ml,空虚时可缩成管状。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上口为入口称贲门,与食管相接;下口为出口称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前壁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右上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其最低点弯曲成角状,叫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2.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贲门的部分叫贲门部;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分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幽门部紧接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3.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以下。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中间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

4.胃壁的构造:胃壁由四层结构构成,即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胃黏膜呈淡红色,有丰富的胃腺。;胃黏膜下层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胃的肌层比较发达,由内斜、中环、外纵三层平滑肌构成。在幽门处环形肌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胃的外膜为浆膜。

要点二: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的运动形式与排空。

要点解析:

1.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液的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以及钠、钾、氯等。

(1)盐酸的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③可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④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⑤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的作用:胃蛋白酶原是由胃腺主细胞分泌出来的,无活性,在盐酸的激活下成为胃蛋白酶。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在强酸环境中能使蛋白质水解为胨和少量多肽、氨基酸。

(3)粘液的作用:黏液是由胃腺黏液细胞和胃黏膜上皮细胞共同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黏液蛋白和碳酸氢根等。黏液经分泌后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凝胶保护层,称为黏液屏障,具有润滑食物、保护胃黏膜、中和胃酸的作用。

(4)内因子的作用:内因子是由胃底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它能够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使之不受破坏,并促进其吸收。因此,缺乏内因子时,会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胃的运动形式与排空:

(1)胃的运动形式:包括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2)胃排空:食糜由胃经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胃运动使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动力。每次排空可使1?2ml的食糜排入十二指肠。幽门括约肌过度收缩或脂肪多的食物、十二指肠酸性食糜堆积均可延缓胃的排空。胃的体积和食物的理化性质影响胃排空的速度。胃内容物多,体积大,排空快;流体食物排空快于固体食物。在三种营养物质中,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一餐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约需4?6小时。

细目四:肝

要点1、肝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肝门及通过的结构。

要点解析:

1.肝的形态:肝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缘。肝上面膨隆,与膈相接触,故又称膈面。肝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附着,借此将肝分为左、右两叶。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脏面。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通过;后部容纳静脉韧带。右侧的纵沟比左侧的宽而浅,沟的前部为一浅窝,容纳胆囊,故称胆囊窝;后部为腔静脉沟,容纳下腔静脉。

肝的前缘(也称下缘)是肝的脏面与膈面之间的分界线,薄而锐利。肝的右缘是肝右叶的右下缘,亦钝圆。肝的左缘即肝左叶的左缘,薄而锐利。

2.肝的位置: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的前面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一小部分露出于剑突之下,直接与腹前壁相接触。

3.肝的毗邻:肝上方为膈,膈上有右侧胸膜腔、右肺及心等。肝右叶下面,前部与结肠右曲邻接,中部近肝门处邻接十二指肠上曲,后部邻接右肾上腺和右肾。肝左叶下面与胃前壁相邻,后上方邻接食管腹部。

(4)肝门及通过的结构: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出入肝门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

要点二:胆囊位置、形态、分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要点解析:

1.胆囊的位置:胆囊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

2.胆囊的形态:胆囊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呈长梨形,容量40?60ml。

3.胆囊的分部:胆囊分底、体、颈、管4部分,胆囊底是胆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当充满胆汁时,胆囊底可贴近腹前壁。胆囊体是胆囊的主体部分,与底之间无明显界限。胆囊体向后逐渐变细,约在肝门右端附近移行为胆囊颈。胆囊颈是胆囊体向下延续并变细的部分,常以直角向左下弯转,移行于胆囊管。胆囊管比胆囊颈稍细,与左侧的肝总管汇合,延续为胆总管。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囊底体表投影位置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附近(即右腹直肌外缘与右肋弓的夹角处)。胆囊发炎时,该处可有压痛。

要点三:肝外胆道系统的组成,胆汁排出途径,胆汁的作用。

要点解析:

1.肝外胆道系统的组成: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

2.胆汁排出途径: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进入胆囊内贮存。进食后,尤其进高脂肪食物,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使胆汁自胆囊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排入十二指肠腔内。

3.胆汁的作用:胆汁中与消化、吸收有关的成分主要是胆盐。胆盐是各种结合胆汁酸形成的钠盐的总称。胆盐的作用:①激活胰脂肪酶,加速它对脂肪的分解作用;②乳化脂肪,使脂肪乳化成极小的微粒,增加脂肪与脂肪酶的接触面积,利于消化。卵磷脂、胆固醇也有相同的作用;③胆盐可以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脂肪酸的吸收;④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细目五:胰

要点一:胰的位置、形态、分部,胰管的开口部位。

要点解析:

1.胰的位置、形态:胰是位于腹后壁的一个狭长腺体,质地柔软,呈灰红色,长17?20cm,宽3?5cm,厚1.5?2.5cm。胰横置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第1?2腰椎体。胰的前面隔网膜囊与胃相邻,后方有下腔静脉、胆总管、肝门静脉和腹主动脉等重要结构。其右端被十二指肠环抱,左端抵达脾门。胰的上缘约平脐上l0cm,下缘约相当于脐上5cm处。

2.胰的分部:胰可分头、颈、体、尾4部分,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头、颈部在腹中线右侧,体、尾部在腹中线左侧。

3.胰管的开口部位: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胰头上部常可见一小管,行于胰管上方,称为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要点二: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要点解析:胰液是胰腺分泌的无色透明、碱性(pH为7.8?8.4)液体,正常成年人每日分泌1?2L。胰液中含水、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及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

(1)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有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胃酸侵蚀的作用;还能形成适宜于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pH环境。

(2)胰淀粉酶:胰淀粉酶对生熟淀粉均有催化作用,其催化效率高,可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

(3)胰脂肪酶:胰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这两种酶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胰蛋白酶原受酸、肠激酶及胰蛋白酶激活;糜蛋白酶原受胰蛋白酶的激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均可以催化蛋白质分解成胨。两种酶共同作用,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胰液含的消化酶种类全、数量多,是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若胰液分泌过少或缺乏,将出现消化不良,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被完全消化和吸收。

细目六:小肠

要点一: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分部,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

要点解析:

1.小肠的分部: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2.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分部:此肠上起于幽门,下续于空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3.十二指肠大乳头的位置:在降部中份肠腔后内侧壁下端,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

要点2、小肠的运动形式。

要点解析: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等运动形式。

细目七:大肠

要点一:大肠的分部,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回盲瓣形态、位置及作用。

要点解析:

1.大肠的分部:可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5部分。

2.盲肠和结肠的形态特点:结肠和盲肠具有3种特征性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结肠带有3条,是由肠壁的纵行肌增厚形成的,沿大肠的纵轴平行排列,3条结肠带均会集于阑尾根部。结肠袋是肠壁由横沟隔开向外膨出的囊状突起,是因结肠带短于肠管的长度使肠管皱缩形成的。肠脂垂是沿结肠带两侧分布的许多小突起,由浆膜和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

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

4.回盲瓣形态、位置及作用:回盲口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黏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要点二:直肠的毗邻、弯曲。

要点解析:

1.直肠的毗邻:直肠的后面是骶骨和尾骨。直肠的前面毗邻男、女性有所不同:在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等。在女性,则为子宫和阴道。

2.直肠的弯曲:直肠在人身上并不直,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弯曲:直肠骶曲凸向后,与骶骨盆面弯曲一致,距肛门7?9cm;直肠会阴曲绕过尾骨尖凸向前,距肛门3?5cm。

点击最下面“阅读原文”加入启明助盲新产品内测群QQ群,免费测试使用启明助盲产品。

想了解更多无障助盲咨询,就长按下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