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骶管阻滞 [复制链接]

1#
学习路上,一起前行!

骶管阻滞可能是最常用的小儿椎管内阻滞技术。此技术简单,易于实施,并发症少。

适应症

大多数脐部以下的手术例如:腹股沟疝修补,泌尿外科手术,消化道手术和骨盆及下肢矫形外科手术等

禁忌症

骶管畸形(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等),脑膜炎,颅内高压等。

并发症

总的并发症几率0.%,使用恰当的穿刺器械,并发症少且轻微。但是如果穿破硬脊膜并注药,可致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解剖

新生儿与小婴儿脊髓与脊柱骨性结构生长速度不一致,新生儿脊髓圆锥位于L3水平(成人位于L1),直到1岁才与成人相同,婴儿硬脊膜终止位置也比成人低。新生儿许多骨性结构包括椎骨多为软骨,穿刺阻力小,直接损伤可能导致骨化核的感染。髂前上棘的Tuffier线与脊柱相交于L5水平或更低。小儿硬膜外腔脂肪疏松,含水量大,局麻药扩散好,小儿神经纤维髓鞘化不完善,局麻药在神经间穿透更容易,局麻药起效快,浓度不需要太高效果就很好。

骶裂孔解剖

骶裂孔是由第5(或第4)骶椎椎弓融合不全形成的U形或V形孔,两侧有可触及的骶角,由骶尾韧带(黄韧带在骶尾部的延续)覆盖。儿童(10个月到18岁)骶裂孔顶点离硬脊膜终点距离约为30mm(标准差为10mm)(范围13.6~54.7mm)。2个月至7岁小儿皮肤至骶骨前壁的平均距离为21mm(极值10~39mm)。患儿体重及年龄对皮肤到硬膜外腔的距离影响轻微(下图)。对大多数患儿而言,25mm的穿刺针即足以到达硬膜外腔且不容易穿破硬脊膜。

随着年龄的增长,骶管的中轴发生变化:骶裂孔变得定位困难,间隙变窄。同时,硬膜外腔脂肪增厚,从而限制了局麻药的扩散。这些变化增加了年龄大于6-7岁的儿童实施骶管阻滞的难度,故该方法不太适合该类儿童。

药物

0.5ml/kg:所有骶部皮肤区域可被阻滞。

1.0ml/kg:所有骶部及腰部区域可被阻滞。

1.25ml/kg:麻醉范围至少到中胸段。

然而,当骶管阻滞注射量达1.25ml/kg时有扩散平面过广的风险(T4以上)因此局麻药用量最好不超过1.0ml/kg。

穿刺针

推荐短(25-30mm)和短斜面(45°)带针芯针,替代针具:静脉套管针(22-18G)

操作技术

操作时患儿取侧卧位,清醒状态下的早产婴儿取俯卧位,骨盆下面垫以卷好的毛巾或双腿屈曲呈青蛙状。两个骶角位于V形骶裂孔两侧,可沿着棘突在骶尾关节水平进行触摸定位.两侧髂后上棘与骶裂孔形成等边三角形,但在临床实践中,当不能触及骨性标志时,这种解剖特征对骶裂孔的定位并无帮助。骶管穿刺技术如图所示。

骶管阻滞主要采用单次注射法,偶行硬膜外置管重复或连续给药。任何硬膜外阻滞的导管置入长度一般为2-3cm.由于婴儿硬膜外腔脂肪具有流动性,更深置入容易将导管置至腰椎乃至胸椎水平,这种技术仅限于专家谨慎实施,且必须控制导管尖端的最终位置,其误置率可高达28%。

操作视频(来自网络)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