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73521.html“我再看一会动画片就去睡觉!”
“给我一个棒棒糖我才去幼儿园!”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这样“讲条件”呢?
有的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想尽各种方法让父母顺着自己的意思来。有些家长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孩子的表现好,就应该给予奖励。
爱谈条件的孩子并不好
其实,如果家长们不把孩子和你“谈条件”重视起来,一旦让孩子习惯了“谈条件”,对他今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危害。
1、不愿意学习新事物
经常和父母谈条件的孩子,其行为可以比喻成是在“做交易”,这样会导致如果他们看不到交易的好处的话,就会拒绝做任何事。
时间久了,孩子便失去了对新鲜事的探索精神,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能让父母给更多的好处上,最后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也会失去了,这必然会对他的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
2、人生观不正常
如果父母一直觉得孩子和自己“讲条件”没啥大不了的,就会让他们错以为所有事都可以用“条件”来解决。
朋友家里有一对5岁和7岁的两个男孩,当他们面对妈妈的时候,会经常胡闹、怒吼,弄得妈妈手忙脚乱,焦头烂额;“妈妈,我们要吃棒棒糖”
不给?两个孩子对着哭,“妈妈,我们要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行?趴在地上,两个人对着打滚。而面对爸爸时,两兄弟会显得非常规矩。爸爸说:“吃饭时间是十五分钟,如果吃不完,就饿着肚子吧,而且没有零食吃”。爸爸言出必行,而妈妈更容易让步。
谈条件不如划底线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做“德西效应”:过多的奖励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对于孩子爱“讲条件”这个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
孩子爱和父母谈条件,父母不如给他们划个底线!
1、底线不多,而在尺度
大部分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权,比如想吃什么,或者是看什么电视,都可以有自由。但我们底线是,类似于“吃饭时间不能看电视”或者是“每天看电视时间是两个小时,至于什么时间看,你自己决定,加起来一共两小时就行”。
这个度要牢牢掌握在我们家长手中,且在底线之内。你可以选择不吃饭,但是不能吃饭时看电视,你可以看电视,但是不能超过两个小时。
2、奖励应该建立在有所选择
用物质去激励孩子,也不是说完全不能,但是奖励不是等价交换。父母设置奖励,是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成绩的辅助手段,但不是孩子拿来用成绩交换奖励的筹码。
比如吃饭这类事,并不是有奖励的,是孩子应该做的,家长不要用这种事情为孩子换取好处。对于他们应该要做的事情,则要坚定的告诉孩子:“这是你应该完成的,没有任何奖励”。
3、突破底线的孩子,要有所惩罚
有赏肯定就有罚,对孩子也要赏罚分明,孩子做的事情,已经突破父母的底线,那么就应该有相应的惩罚。
惩罚也不一定是要靠打骂,有时候一个伤心的眼神,告诉他,因为你做错了事情,所以3个小时不和他说话,都能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父母在惩罚自己。
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是比起底线更重要的,就是当孩子触碰到底线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让孩子在底线范围内玩耍。
寄语:
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底线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样的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别因为溺爱孩子,而毁了他们。
有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