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儿童及青少年便秘的评估及管理丨美 [复制链接]

1#

编译/Icy

儿童期便秘比较常见,通常为功能性并不伴有器官病理性损伤。此前,医信介绍了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学会(NASPGHAN)和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学会(ESPGHAN)于年共同制定的《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循证指南》,对功能性便秘处理的基本要点进行阐述。本期,医信为大家美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儿童及青少年便秘的评估及管理》,该指南针对便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说明和比较。

▼正常排便模式

儿童每日的排便次数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并在学龄期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在生命的最初期,婴儿每日排便3-4次,婴儿晚期和幼儿期每日排便次数约为2次,学龄期儿童的排便频率为每日1次或每隔1天1次。许多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几天或更久后才排便1次。所以,排便频率较少是正常的,便秘的诊断必须要结合粪便直径、相关症状以及体格检查结果。

▼排便抑制和大便失禁

功能性便秘常因排便疼痛引起,造成儿童抑制排便。为了避免排便疼痛,儿童会收缩肛门括约肌或臀部肌肉来支撑自己的身体,每次排便刺激都会让孩子坐立不安。抑制排便会延长粪便在直肠内的滞留时间,造成肠道的二次吸收,使粪便变得更硬、更大,排便时就会更疼。

随着时间推移,直肠会适应滞留的粪块,排便感降低,甚至会发展成大便失禁。目前,大便失禁的原因尚不清楚,行为和生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长期的功能性便秘,从而导致充溢性失禁。其实,当粪便潴留得到纠正后,儿童的大便失禁往往能够得到改善。

▼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史和体格检查足以将功能性便秘和因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区别开来。

表1便秘患儿病史评估要点

要点

临床意义

频率、持续时间和粪便尺寸

块大、质硬的粪便是排便抑制行为的一种表现;排便频率正常常常提示肠易激综合征

发病年龄

小于1月龄的便秘婴儿多患有器质性病变

排便疼痛或出血

提示粪便质硬,造成组织撕裂,或与过敏反应有关

腹痛

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