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手术成功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鼻孔当通道,取出脑肿瘤不开颅就把大手术 [复制链接]

1#

记者柯静通讯员应晓燕

前额隆起,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足粗大,皮肤糙黑,十几年来,这些变化,让40多岁的展女士看起来像个饱经风霜的老农。这些年,随着病情的进展,她还出现了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高血糖。究竟是什么疾病,导致了展女士身体和容貌的巨变?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明确诊断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传统意义上,这样的脑部肿瘤手术,非得大动干戈。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团队运用特殊的“镜子”,通过一侧鼻孔开展精细、复杂的手术,据了解,这是一台当前最微创、并发症最少的脑部微创手术。

不开颅就把大手术做了

回忆起就诊前的情况,展女士不堪回首,“幸好我找到了一群好医生。”被高血压、高血糖和容貌改变困扰的展女士,慕名来到医院神经外科求治,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陈书达教授和科室副主任林亦海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问诊体检,判断展女士很可能患有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果然,后续的检查发现血清生长激素高达17.58ug/L,头颅MRI也显示脑深部蝶鞍区有一个24mm的大肿瘤,至此,导致容貌、身体一系列变化的“元凶”大白于天下。

在陈书达教授的主持下,全科进行了诊治大讨论,明确了展女士患的是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导致的肢端肥大症,制定了当前最微创、并发症最少的手术方案——神经内镜下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手术团队由陈书达教授、林亦海副主任、易盼硕士组成,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和手术室的紧密配合下,使用高清晰神经内镜全套手术设备,在鞍底14*10mm见方的骨窗内,垂体瘤的情况一目了然,医生将垂体瘤分块取出,并对脑部鞍底修补重建,整个精细复杂的手术全在一侧小小的鼻孔中完成。据介绍,此次微创手术与一般神经内镜下经鼻腔的手术通路不同,这次手术采用的是技术更为复杂的经鼻中隔黏膜下入路,

研究显示,采用这种入路技术要求更高,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感染、脑脊液漏的并发症,对鼻黏膜几乎无损伤,完全不影响嗅觉,术后第一天展女士生长激素就降至正常1.95ug/L,达到了内分泌治愈的标准。展女士无并发症,恢复顺利,一周后就出院了。

出现这几种症状,要留心颅内肿瘤

据医院神经外科中心主任陈书达教授介绍: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10%,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绝大多数垂体瘤均为良性肿瘤,可分为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非功能性腺瘤不会分泌激素,功能性腺瘤则可以分泌多种与人体生长、代谢、生殖等相关的激素。如果出现头痛、伴视力下降、女性月经不规律或闭经却分泌乳汁、肢端肥大、向心性肥胖等都要提高警惕,医院做针对性检查。绝大部分的垂体瘤通过手术治疗,患者都可以获得痊愈,效果很好。一部分侵袭性的垂体瘤,需要手术结合其他的治疗方法如放疗和药物疗法等。

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代表性微创手术之一。据介绍,以往也有利用鼻腔的自然通道作为手术通道,但也存在肿瘤显露和鼻腔结构破坏的矛盾,有时甚至会导致术后嗅觉减退或丧失、鼻腔干燥、出血结痂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此次省立同德开展的手术术式,同样从一侧鼻孔进入,鼻腔黏膜无缺损,能预防术后感染及脑脊液漏的发生,同时粘膜下通道相对更加清洁且无血,有利于内镜的观察。陈书达说,随着鼻腔黏膜保护理念的普及,鼻腔并发症的预防,鼻腔功能保留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能把病治好,更有很好的生活质量,这是未来手术的大趋势。

新闻多一点

神经内镜手术蓬勃兴起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林亦海介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手术蓬勃兴起,这与传统神经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多种优点。比如利用较小创口,减少对脑组织和血管的骚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利用神经内镜灵活的多视角观察及“绕角观察”功能,将光线投射到手术显微镜光线无法投射到的位置,扩大了手术视角,从而弥补了手术显微镜直线视野不足的缺点。

另外,还有神经内镜系近距离照明效果好,医生视野更好。神经内镜手术还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手术损伤、提高了手术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副损伤小及并发症少而预后好。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经验积累,神经内镜手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垂体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室出血、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脊液漏、视神经管减压、动脉瘤、脑积水、颅底中线附近占位(颅咽管瘤、蛛网膜囊肿、颅底脊索瘤、松果体区肿瘤等)、脑脓肿、脑室积脓、椎管腹侧占位等疾病,并且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成为神经外科必不可少的手术方式。

编辑杨俏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